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获得草莓磷脂酶Dα(PLDα)的HKD2功能区基因序列构建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研究PLDα基因对草莓果实耐贮性的影响。【方法】以草莓完熟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PLDα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T-A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上,测序正确后克隆载体经双酶切消化,目的片断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结果】构建草莓PLDα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LD。【结论】通过冻融法将携带反义cDNA的植物表达载体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404,为进一步通过反义技术延长草莓果实贮藏的寿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灰枣’高花果比的原因,通过田间观察和控制性试验研究‘灰枣’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其花部特征表现为花小、结构简单、黄绿色、花蜜暴露于蜜盘、有香气,单花泌蜜量为0.94μL±0.11μL,含糖量38%±3%,符合蝇类传粉综合征;除外来物种意大利蜜蜂外,仍有6种当地野生昆虫是‘灰枣’的有效传粉媒介,并以蝇类昆虫为主,有效传粉距离在24m内。杂交指数(OCI)大于4,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于自花结实率,表明‘灰枣’属于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需要传粉者;套袋不授粉处理不结实,表明‘灰枣’无自助的自花结实能力;人工辅助授其他品种花粉能显著提高结实率,表明花粉限制是其高花果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测野扁桃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最适宜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引种栽植的新疆野扁桃居群.[方法]将新疆裕民、托里、布尔津、塔城、哈巴河5个不同居群的野扁桃,引种在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基地,第二年进行生物学特性调查及物候观测.[结果]塔城居群的野扁桃新梢、叶片宽、株高及地径最大,叶片厚度最小;哈巴河居群野扁桃地径最小,其叶片最小但最厚;野扁桃株高生长动态曲线呈“慢-快-慢”趋势,地径生长动态为“匀速增长型”,塔城居群野扁桃株高累计生长量最少,地径累计生长量最多;布尔津居群野扁桃株高累计生长量最多,哈巴河居群野扁桃地径累计生长量最少;托里居群的野扁桃果核长最大,哈巴河居群野扁桃果核长及百粒重最小,塔城居群的野扁桃果核宽、核厚均最大,布尔津最小.5个居群的生长期均在150 d左右,塔城居群野扁桃生长期最长,哈巴河居群野扁桃生长期最短,且塔城居群野扁桃最早露瓣及坐果,哈巴河居群野扁桃最晚.[结论]塔城居群野扁桃总体表现良好,适宜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引种栽植.  相似文献   
54.
不同释放密度下红颈常室茧蜂对冬枣园绿盲蝽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是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若虫的重要内寄生性天敌。2013-2014年,在山东省沾化县冬枣园开展应用红颈常室茧蜂控制绿盲蝽若虫的田间释放技术研究。结果发现,田间单株罩笼以蜂虫比1:50、1:100和1:200连续3次释放红颈常室茧蜂成蜂,2年对绿盲蝽的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7.8%、63.8%和39.5%;2年3种放蜂比例连续3次放蜂对绿盲蝽的平均寄生率达60.4%,显著高于单次放蜂的寄生效果;大田3次释放红颈常室茧蜂蛹,按蜂虫比1:20连续3次放蜂,后续3个月调查结果表明放蜂园的平均寄生率为32.2%,是对照枣园的9.5倍。说明人工释放红颈常室茧蜂可以持续、有效地控制枣园绿盲蝽种群发生。  相似文献   
55.

为揭示CBF基因在扁桃抗逆机制中发挥的功能,对扁桃CBF1基因进行克隆与分析。以新疆扁桃主栽品种‘鹰嘴’为材料,根据已经报道的CB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从扁桃基因组DNA中获得CBF1基因,命名为YZ-AcCBF1,并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KJ818900)。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195H1886N346O368S13,相对分子质量为27.405 kDa,等电点为7.69,半衰期为30 h,脂肪系数为63.72,疏水性平均值为-0.646。对其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信号肽及疏水性/亲水性进行分析,表明其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其与桃(AGS13699)的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26.86%的α螺旋和58.68%的无规卷曲组成。三维结构预测表明其符合AP2结构域模型特点。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目的在于为以后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品种改良提供基础理论。利用‘新世纪梨’ב崇化大梨’杂交得到的210株F1代实生苗为作图群体,对分离群体进行了ISSR、SRAP、SSR标记的多态性检测,共得到154条多态性条带,其中偏离孟德尔遗传比例的含21.4%(P<0.01)。应用JoinMap 4.0软件对154个多态性条带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包括9个SSR标记,79个SRAP标记,8个ISSR标记,合计96个标记分属于1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为1530 cM,平均图距为16.1 cM,最大的连锁群含有64个标记,最小遗传距离小于0.1 cM。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定位寄主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时利用的挥发性信息物质来源,利用Y型昆虫嗅觉仪测定了红颈常室茧蜂雌雄成虫对绿盲蝽3龄若虫及其为害寄主植物棉株以及雌性红颈常室茧蜂成虫、绿盲蝽成虫对苗期和花期的棉花、蓖麻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与干净空气(空白对照)相比,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3龄若虫、健康棉株的选择行为无显著差异,绿盲蝽3龄若虫为害的棉株对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但在为害后去虫和未去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雄性红颈常室茧蜂对各处理均无明显的选择行为。与健康或为害后去虫的苗期棉花相比,雌性绿盲蝽成虫显著趋向花期蓖麻;而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只趋向于为害后的花期蓖麻。雌性红颈常室茧蜂对为害后去虫的花期棉花和花期蓖麻的选择行为显著高于相应的苗期植株。这表明雌性红颈常室茧蜂主要利用绿盲蝽若虫为害后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性信息物质来定位寄主绿盲蝽,且其对花期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与绿盲蝽成虫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8.
新疆核桃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ISSR技术从DNA水平探讨核桃材料亲缘关系,为核桃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核桃叶片为材料,利用ISSR标记技术,筛选出8条引物对24份DNA进行PCR扩增.以NTSYSpc2.1软件计算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位点86个,其中多态位点6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70.00;;样品间的GS在0.29~0.93,在GS=0.37处将栽培核桃与野生核桃分成2组.[结论]供试核桃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样品间有明显的基因分化,其亲缘关系也较远,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离体培养的最优方案,为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花后不同天数的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IBA浓度以及活性炭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结果]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取样适宜期为DAF35至DAF40,离体培养后,胚珠发育率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DAF40d为最佳取样时间,胚珠发育率可达到61.07;.在IBA 1.5 mg/L,GA3 0.5 mg/L,蔗糖60 g/L,琼脂5 g/L,活性炭1g/L的Nitsch培养基中,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发育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0.
阿月浑子性别鉴定的形态学观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月浑子雌、雄株的叶片、枝条为试材,进行叶形指数、成枝力及叶绿素吸光值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已知性别的成龄阿月浑子,还是未知性别的幼龄阿月浑子,其雌、雄株叶形指数间均表现显著差异;成枝力仅在成龄阿月浑子雌、雄株间差异非常显著;而叶绿素吸光值在成年及幼龄阿月浑子雌、雄株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