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木本果树成花机理的阐明是对其进行开花调控的基础。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果树由于生命周期长,成花机理研究实施相对困难,研究进展较缓慢。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草本植物成花机理逐步被阐明,以此为借鉴,从分子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木本果树成花机理的诠释也在不断深入。该文简要介绍了木本果树成花的环境调控、激素调控、营养成分调控途径,综述了木本果树成花分子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桃幼胚及幼胚子叶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露桃和湖景蜜露桃幼胚及幼胚子叶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损伤方式等因素对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是影响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重要因素,MS适合供试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因品种而异,NAA1.0mg·L-1对45d、0.5mg·L-1对55d玉露,BA0.5mg·L-1对55d湖景蜜露效果较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2,4-D对供试幼胚均无明显效果;幼胚的发育状态是影响诱导愈伤组织的另一因素,玉露桃45d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6.6%,而55d诱导率为81.6%。愈伤组织可在MS 0.05mg·L-1NAA 1.0mg·L-1BA培养基上分化成芽,再生芽在1/2MS 1.0mg·L-1IBA培养基上生根。幼胚子叶不定芽再生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NAA0.50mg·L-1 BA10.0mg·L-1、NAA0.05mg·L-1 TDZ3.0mg·L-1;带胚芽子叶纵向刻伤再生率高;不定梢(芽)在1/2MS 2%蔗糖 7.5g·L-1琼脂 IBA1.0mg·L-1 Ad20mg·L-1的培养基上能生根。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有色膜对丰香草莓再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丰香草莓叶片为材料,MS附加1.5 mg·L-1TDZ和0.4 mg·L-1IB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有色膜对草莓再生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绿膜和红膜对不定芽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再生率达95%以上,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25个以上;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分析发现,不同有色膜光波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下较强。红膜和绿膜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较低的Chl a/b比值。抗氧化酶的活性以红膜最高,绿膜其次,黄膜最低;而丙二醛(MDA)的含量则相反。内源激素与草莓离体器官的发生之间关系密切,培养15 d后,红、绿膜和荧光下赤霉素(GA3)的含量较高;45 d后,GA3和玉米素(ZT)的含量以红、绿膜处理最高,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以黄膜和蓝膜下的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以乌紫杨梅和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糖、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果实干鲜重的快速增长、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快速积累和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这段时期,即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乌紫杨梅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乌紫杨梅果实的糖含量、花色苷含量均高于东魁杨梅,而酸含量低于东魁杨梅。采前2周至果实成熟是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蔗糖代谢相关酶与果实糖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代谢是糖积累的重要环节,蔗糖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对果实中糖分的代谢起着关键作用,近些年来,有关蔗糖相关酶在果实中的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介绍了果实中糖的运输,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与果实糖代谢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实糖含量及成分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控果实糖含量及成分、改良果实品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综合有关文献,对猕猴桃、草莓、杨梅、柑橘等果实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积累机制进行简要评述,重点阐述了通过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PGM、AGPase调控果实淀粉积累,通过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Ivr、SS调控果实蔗糖积累,通过己糖代谢关键酶基因HXK、FRK调控果实己糖积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经验的积累,提出多基因协同表达或果实专一表达可能是实现调控果实糖含量及构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园艺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3个杨梅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3个杨梅主栽品种东魁、荸荠、晚稻果实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供试3个杨梅品种果实糖含量及组分差异较大,晚稻果实蔗糖含量最高,而荸荠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最高;3个杨梅品种果实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琥珀酸和柠檬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荸荠显著高于东魁、晚稻,可滴定酸含量东魁果实最高,其次为荸荠、晚稻;糖酸比:晚稻>荸荠>东魁,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GA3 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白沙枇杷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花蕾期GA3 0.5、1.0 g·L - 1处理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无核白沙枇杷的糖积累与代谢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浓度的GA3 诱导的无核枇杷中, 其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的含量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其中成熟时处理与对照之间各种糖的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浓度GA3 处理后, 果实中蔗糖代谢酶( SS、SPS、转化酶) 、己糖代谢酶(HXK、FRK) 和山梨醇脱氢酶( SDH) 等的活力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上述结果表明, GA3 诱导无核, 导致果实糖代谢酶活力的下降, 是无核枇杷果实含糖量下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