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1篇
  1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美洲黑杨PdZFR部分cDNA序列,采用拟基因组文库步行法和RACE克隆了该基因全长cDNA及基因组DNA, 并对该基因的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内含子分布、剪切方式、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进行了分析。组织或器官特异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植物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92.
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其产生机理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 关于杂种优势的原因产生了众多理论假说, 诸如显性假说、上位效应、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等。多年来, 众多科研工作者试图从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求解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 发现杂种优势植株光合能力强, 组织相对发达, 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缓冲能力较强; 杂种优势在相对弱光、低温、低CO2浓度条件下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 此外, 遗传距离、基因表达差异、DNA甲基化等都与杂种优势关系密切。文中对农业和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思考, 并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脲铵氮肥用作小麦追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脲铵氮肥是新近研制的复合氮肥.研究表明,脲铵氮肥用于小麦全期追肥在碱性潮土上的肥效显著好于氯化铵、尿素和碳酸氢铵,N当季吸收率达77.19%,N的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 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 kg/hm2、43.02个百分点.酸性水稻土上的N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6.15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在碱性潮土上的小麦平均产量8134.2 kg/hm2,极显著地高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与单施粉状氯化铵相比虽有增产,但增产差数未达显著.在酸性水稻土上小麦产量虽比尿素、碳酸氢铵增产,但增产差数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
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方法]通过对安徽省近几年甘薯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安徽省甘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甘薯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以期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调研结果:安徽省甘薯种植分春薯和夏薯2种种植方式,当前种植品种共有40个,其中主栽品种17个。在主栽品种中,淀粉专用型品种占53.0%,鲜食型占35.0%,兼用型占12.0%。所种植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3.5%,本省自育品种较少,仅占26.5%。全省甘薯的消费比例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研究指出了安徽省甘薯生产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机械化水平落后,品种更新换代慢、专用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病害严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问题。[结论]提出培育专用新品种,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研发甘薯深加工产品,提高甘薯附加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95.
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菌,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采用SMART技术构建美洲黑杨雄性花芽cDNA文库.随机挑选4 200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获得原始序列3 092个ESTs,去除插入片段短于150 bp的序列和污染序列后,获得有效ESTs序列3 087个,平均长度515 bp.对聚类后的416个Clusters分别进行单独拼接,得到相应的Contigs和Singletons分别为451和1 104个,并通过与NCBI等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查询和注释,获得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的基因1 015个,无序列相似性的新基因540个.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高等植物花发育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97.
外来杨树遗传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我国不同时期引进的杨树遗传资源。在总结了外来杨树资源对推进我国杨树栽培品种化和育种上起到了重大作用的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对基因资源研究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资源保存基地,增强今后杨树育种创新能力;扩大资源评价研究的规模和深度,使外来杨树资源利用更有预见性;杂种杨树的基因渗入可能会改变原有乡土杨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完整性,对人工育成品种导人不育基因是防止基因污染的关键技术措施,应作为今后推广新品种的一项必备新指标;为应对我国气候变化可能为杨树集约栽培带来的有益性(栽培区北移和生长期延长)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干旱缺水)及病虫灾害所需求新品种作前瞻性准备,必须从现在起开始新一轮杨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奔。  相似文献   
98.
1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关键技术1.1采用优质冻精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除要求所选公牛具有很高的TPI性能指数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确定引进的冻精应在当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引进后冻精也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测,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相似文献   
99.
随着节粮型绿色畜牧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中粗饲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常用的有紫花苜蓿干草、黄贮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和花生秧干草等。笔者通过对4种常用奶牛粗饲料的粗蛋内、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检测,综合“20-30-40”法则和相对词喂价值评价标准评估,紫花苜蓿干草为最佳,其次是全株青贮玉米,再次是黄贮玉米秸秆,最后是花生秧干草。  相似文献   
100.
结合工业喷射器的设计理论,作者设计了应用于农业工程中的喷射供料器。同时计算了压强损失.为集中式排种系统中风机的全压计算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