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羊鼻蝇病是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或羊的额斗里而引起羊慢性鼻炎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羊群中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全县兽医基层工作者一直采用1%~2%的敌百虫溶液进行喷鼻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巴西耶稣山自然保护区、依瓜苏国家公园和依泰普水利发电站、秘鲁太平洋沿岸的塞丘拉沙漠区域治理情况的实地考察,介绍了巴西、秘鲁林业发展概况及特点,提出了今后宁夏林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烘干鸡粪和尿素(质量比1∶1)为氮源,分别调整堆体的C/N比为20∶1、30∶1、40∶1和50∶1,研究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养分变化规律和腐熟指标的影响.[结果]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温度、养分和腐熟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C/N为30堆体升温最快,高温持续时间最长(高于55℃,达到8d,高于50℃,达到20 d),缩短枸杞枝条腐熟的时间;C/N为30堆体ToC为29.38;,降解率最高为23.49;,TN为15.64 g/kg,NO3-N为0.366 g/kg,NH4-N为0.052 g/kg,减少率最大为16.69;,加速了枸杞枝条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了堆肥腐熟进程中的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氮素的损耗,保证了枸杞枝条腐熟后的肥力;C/N为30堆体种子发芽指数(GI)为94.61;,T值为0.41,堆体发酵达到腐熟,且对植物无毒害作用.[结论]C/N为30∶1枸杞枝条基质化堆腐处理效果最好,为枸杞枝条基质发酵的最适C/N水平.  相似文献   
34.
简述了护色剂在肉制品、果蔬加工中的作用机理。对常用的几种护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分别做了介绍,并对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安全与卫生及替代品等方面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5.
室内测定了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Goeze)]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枸杞蚜虫数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对枸杞蚜虫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QP-m=0.1115P-0.0169。  相似文献   
36.
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进行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胡麻、大蒜、蚕豆、油菜7种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蒜、蚕豆、玉米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其抑菌率高达32.8%;胡麻、小麦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油菜和油用向日葵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但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10%多杀霉素·吡虫啉SC对茄子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及其对茄子生长的安全性,采用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邓肯氏新复级差法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0%多杀霉素·吡虫啉SC 30.0、37.5、45.0 g a.i./hm2处理,施药后1d的防效在79.2%~90.5%之间,施药后3d的防效在89.3%~94.5%之间,施药后7d的防效在90.4%~94.3%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10%多杀霉素·吡虫啉SC高剂量45.0 g a.i./hm2施药后7d的防效与2.5%多杀霉素SC的防效相当,高于25%吡虫啉WP的防效.10%多杀霉素·吡虫啉SC对茄子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茄子安全无药害,建议施药适期为茄子蓟马始发期,使用剂量为37.5-45.0 g a.i./hm2.  相似文献   
38.
玉米中乙草胺和莠去津残留量GC-MS/MS分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分析玉米中乙草胺、莠去津的残留量,建立试样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V/V)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正己烷定容后,通过GC-MS/MS(EI源)测定,采用面积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乙草胺平均回收率为75.1%~87.3%,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莠去津平均回收率为73.5%~80.5%,相对标准偏差为1.9%~5.6%;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东北大兴安岭典型次生林内优势种群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内关系以及种内关系所存在的规律,揭示种群发展程度、发展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规律,以期为今后在植被修复、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比率方法(RV)和基于2×2联列表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χ2显著性检验并结合AC联结系数、OI指数、Jaccard指数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检验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优势种群落叶松种内关联性质和关联程度。【结果】1)落叶松种群内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作用,不同龄级的落叶松个体间关联性随龄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成龄个体间基本上表现为无关联,幼龄个体间整体上呈显著的正联结。2)不同龄级个体间(第1、2龄级除外)龄级间差距越大,相关两龄级的个体间负关联作用越强。3)相邻两龄级个体间的关联性随着个体的发育而发生着动态变化,具体为发育早期表现出正关联,随着个体的发育正关联作用减弱,而后表现出负关联,发育到老龄阶段,相邻的个体间又表现出一定的正关联作用。4)在进行种内关联性分析时Spearman相关分析较其他分析灵敏更高,种内联结性与关联性分...  相似文献   
40.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经3a定点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每年可发生4代,即4月中旬越冬代开始,5月中旬第1代,6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到8月初第3代,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老龄幼虫越冬。生长季节对不同果树品种危害呈以下时间特征:为害先从杏开始,接着梅子,然后早熟梨,最后苹果。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预报成虫高峰期,结合果树的开花和结果物候期可确定发生期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