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dr. de Juss) Muell.-Arg.]20个3年生自由授粉后代群体为材料,对其包括产量在内的5个性状(即干胶产量、生长势、树皮厚度、乳管总列数和乳管口径)的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试验地点设置在巴西圣保罗州平多拉马(Pindorama)的北部中心试验站。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每小区种植10株。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后代群体之间在大多数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p<0.01)。产量、生势、树皮厚度、乳管总列数及乳管口径的基因型方差占各自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13.2%、12.3%、9.4%、3.4%和0.23%,其单株遗传力(h2i)则分别为37%、35%、69%、10%和16%。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生势、树皮厚度及乳管总列数之间在基因型及表型上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分析资料,当从20个后代群体中遴选出2个最优群体时,干胶产量及生势2个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2.3%和6.8%。若从每一后代群体中选出2个最佳的无性系母株,则该2个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7%和9.1%。经过以上2个步骤的选择,该2个性状的遗传增益可分别达到40%和16%。  相似文献   
72.
73.
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也称为俄罗斯蒲公英,是菊科菊苣族蒲公英属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产胶替代植物和研究橡胶生物合成的理想模式植物。为了建立橡胶草悬浮细胞的遗传转化体系,笔者测定了悬浮细胞对农杆菌抑菌剂替卡西林(Ticarcillin)以及对潮霉素(Hygromycin B)的敏感性;采用携带p CAMBIA1302的根癌农杆菌GV3101侵染悬浮细胞,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潮霉素来检测转化的成功率。结果表明:0~300 mg·L-1的Ticarcillin对悬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没有影响,用于进行抗性愈伤筛选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10 mg·L-1。抗性愈伤的绿色荧光镜检(GFP检测)以及潮霉素和GFP基因的PCR检测均表明,将OD600值为0.6的携带p CAMBIA1302农杆菌按照细胞菌液与悬浮细胞的比例为1∶1.2混合侵染30 min后移至共培养基培养10 d,再移至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可高效获得转基因阳性的愈伤组织。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橡胶草悬浮细胞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本文研究了咖啡属六个二倍体种的六个种间杂种F1后代姊妹株之间生殖障碍的各种因素。提出花粉和柱头组织的原生质渗透浓度和杂种群体自花不孕等位基因遗传变异性的降低,就是可能的生殖障碍,因而也是这些杂种不育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了香蕉组培苗生产的主要技术及其管理。作者认为,控制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是降低组培苗室内生产成本的关键,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水平则是实现高效益组培苗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6.
迄今为止,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ex Adr.de Juss.)Muell.-Arg.]仍以人工芽接繁殖的无性系作为主要种植材料.然而,即使是同一无性系,由于所用砧木材料不同,其生势及产量往往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双列分析就砧木-接穗互作对橡胶无性系生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试验材料包括按6×6部分双列组配模式所得到的36个不同砧穗组合的芽接无性系.各种砧木和接穗一般及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显示,砧木PB 235及IAN 873不但产量性能高,而且一般配合力也相对较强.由于采用未经选择的实生苗作砧木时无性系的干胶产量及一般配合力均很低,故该材料不宜用作无性系砧木.就生势而言,几种参试砧木的表现基本相似,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7.
78.
本研究采用Eberhart及Russell模型(1966)就7个橡胶无性系在巴西圣保罗州5个不同植胶环境中的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中茎围生长及干胶产量分别测定了10个和4个年份。研究结果显示,年份×地点及地点为基因型×环境互作的主要变异来源。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GT1和IAN873分别为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稳定性最高的无性系,其回归系数均接近1(β=1),并且都具有最低的离回归均方(Sdi^2)。不仅如此,二者的决定系数(R^2)分别高达89.5%和89.8%,也印证其稳定性非常之高。相比之下,无性系PB235、PB261和RRIM701在茎围生长,以及GT1在干胶产量上的回归系数6均显著大于1,故在该2个性状上这些无性系各自都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鉴于以未经选择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的嫁接繁殖使同一橡胶无性系的不同植株之间在产量及生势方面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异质性,故人们迫切希望通过离体微繁途径克服这一难题。在离体微繁中,来自成龄植株及种子实生苗的茎节及茎尖材料均是可供利用的外植体来源。就橡胶无性系的离体微繁而言,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难以诱导出具有良好支撑固定作用的直根系,而且外植体对培养基的反应也相对较差。目前,通过离体微型嫁接已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橡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且有些基因型已成功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在橡胶树中,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组培技术(包括微型扦插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被用于无性系的大规模繁殖。不过,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橡胶树的离体微繁殖有望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0.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海南野生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30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9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9.75个多态性条带。UPGMA聚类分析可将8种供试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冬凤兰;第Ⅱ类为纹瓣兰;第Ⅲ类为多花兰和独占春;第Ⅳ类为寒兰、建兰、墨兰和兔耳兰,这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可为兰属品种的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