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5篇
综合类   15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们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赴南澳学习考察了果树生产、科研和果品加工情况。现将南澳桃、杏、油桃和梨果品制干技术介绍如下 (一)果品质量:糖分是决定干品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核果在适时采收的前提下尽量延长果实留树时间,是增加含糖量的有效方法。果实采收成熟度的确定。通常以果皮底  相似文献   
32.
现代果树整形修剪,重视枝条角度的开张。因为开张角度是缓和树势、提早结果的前提。修剪中,采取撑、拉、别等措施都是为了开张角度。但是角度多大,才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法国人在主干形苹果树上做了如下观察研究。 根据枝条角度的不同,对枝条的成花数、果实的大小和果实蔗糖的含量做了分析(图1)。  相似文献   
33.
凯特杏果实个大、品质优良、早实丰产稳产,是目前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杏品种,已成为杏的主栽品种之一。凯特杏树势强,枝条直立,依据凯特杏的生长习性,树形宜采用多主枝开心形和纺锤形,而在密植栽培和大棚条件下多用纺锤形。1 纺锤形的特点 纺锤形是一种保持中干优势的树形。树干高40cm左右,中心干较直立;主枝在中心干上均匀分布,错落着生,下部主枝较长,上部主枝依次递减;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以短果枝和中短果枝结果为主,通风透光好,枝组更新培养方便。  相似文献   
34.
凯特杏设施栽培中应关注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杏的设施栽培中 ,凯特杏已成为首选良种。目前各地在综合管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作者根据设施栽培研究和示范中的实践经验和生产调查提出 ,在凯特杏设施栽培中应注意合理密植 ,采用适宜树形 ,人工或蜜蜂辅助授粉 ,疏花疏果 ,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成熟期果实防护 ,分期采收  相似文献   
35.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苹果专用授粉品种与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专用授粉品种和栽培品种的花粉粒相似,侧面观均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或近圆形;具3条拟孔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属于纵向条状纹饰,外壁均具条嵴,多数品种嵴洼处散生明显的穿孔,但条嵴及穿孔的形态和分布差异明显,可据此来鉴别品种;花粉外壁纹饰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根据条嵴特征和花粉粒大小,推断信浓红和贺红可能是最原始的类型,红将军和美国八号可能是较原始的类型,而美红则可能是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36.
"金凯特"杏是从"凯特"杏自然杂交实生种中选出的早熟优良杏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特大,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19.0g。果面金黄色,光洁。果肉桔黄色,肉质细脆,汁液多,可溶性  相似文献   
37.
甜丰杏营养价值和加工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丰杏为引进杂交种,其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但果实较小,含酸量高,口感不好;我们于2011年6月别进行了甜丰杏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果胶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和不同加工品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丰杏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不同加工品间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如还原性  相似文献   
38.
为优化改造成龄苹果乔砧郁闭园,提高果实品质,以红富士郁闭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3种降密方式对果园微环境、树体结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均可明显降低果园覆盖率,提高树冠透光率,其中,隔行去行对改善郁闭果园的群体结构效果最好,果园覆盖率较对照降低55.68%,树冠透光率较对照提高82.38%。不同降密方式均可明显降低郁闭果园的树体枝量,并优化枝类组成,3种降密方式处理的单株枝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8.96%、12.41%和19.58%,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7.13个百分点、14.27个百分点和7.37个百分点,长枝和发育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47个百分点、18.04个百分点和10.79个百分点。不同降密方式处理对冠层内温度、相对光照强度、叶片SPAD值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对冠层内相对湿度的影响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隔行去行处理的苹果果实平均单果重(238.3 g)、着色指数(89.2)、光洁度指数(8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和优质果率(82.4%)均高于其他降密方式处理,指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2%、11.4%、5.85%、26.9%和25.2%。隔行去行对于改善苹果园微环境,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
富士苹果不套袋与套袋密度对果树冠层光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套袋及不同套袋密度对苹果树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以及套袋前、后冠层光环境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苹果树的叶面积指数明显高于不套袋对照的,且其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摘袋后3 d,套袋密度2/3处理和全树套袋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仍然高于不套袋对照的;纸袋的遮挡系数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套袋处理总体上使果园的散射透过率(TD)、直射透过率(TR)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增加了叶分布(LD),其中以全树套袋处理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
对泰沂山区32个有代表性的、常规管理的、盛果期的乔化富士园进行了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劳动成本的投入占总成本的64.9%,果园用工投入处于前四位的是施肥、套袋和采收(并列)、摘叶转果、整形修剪,分别占了果园用工投入的16.8%、15.0%、13.1%和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