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林业   3篇
  6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甘肃天水麦积区已有30多年巨峰葡萄栽培历史,是甘肃唯一不需要埋土越冬防寒的葡萄产区,也是最大的山地鲜食葡萄栽培区。近年来,因为成熟期常常遭遇持续降雨,导致该地区葡萄采前裂果非常严重,优质果率显著降低,收益低而不稳,严重影响果农种植积极性。同时,巨峰葡萄园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地块面积小、栽植密度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导致机械利用率低,人工种植成本高,进一步影响了收益。更重要的是,随着树龄老化,葡萄的品质进一步下降。针对此,  相似文献   
72.
<正>甘肃天水麦积区已有30多年巨峰葡萄栽培历史,是甘肃唯一不需要埋土越冬防寒的葡萄产区,也是最大的山地鲜食葡萄栽培区。近年来,因为成熟期常常遭遇持续降雨,导致该地区葡萄采前裂果非常严重,优质果率显著降低,收益低而不稳,严重影响果农种植积极性。同时,巨峰葡萄园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地块面积小、栽植密度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导致机械利用率低,人工种植成本高,进一步影响了收益。更重要的是,随着树龄老化,葡萄的品质进一步下降。针对此,麦  相似文献   
73.
为保证甘肃省杏产业健康高效发展,通过总结“十三五”甘肃省杏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杏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杏种质资源深入评价和种质创新、重点培育杏优良新品种、开展杏新品种联合区试、加强品种保护及加快成果转化5个方面指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的研究重点。最后从稳定经费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改善科研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4.
在河西走廊盐碱地,对12个葡萄砧木嫁接同一品种贵人香,通过测定叶片荧光与光合参数发现,盐碱与强光照交叉胁迫下SO4、圣乔治、420、Flourilush、1103P的Fo值最低,表明在盐碱地强光照条件下其反应中心受胁迫最轻;520A、5C、圣乔治、420 、SO4 Fm较大,表明其PSⅡ电子传递效率高;SO4、420、圣乔治、5C、1103、3309C Fv/Fm值较高,表明其发生光抑制或者PSII受到伤害轻;而5C、SO4、1103P、420、3309C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综合分析认为,SO4、420、1103P、5C砧木品种能较好适应当地高盐碱和强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75.
酒石酸是葡萄酒酸度的主要贡献者,因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升温快、有效积温高且无霜期短,使得葡萄果实中酒石酸降解过快,为探究酒石酸的主要降解时期,在甘肃武威以‘贵人香’为试验材料,分析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温度、湿度、光照、太阳辐射、地温等的变化对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贵人香’葡萄在浆果速长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酒石酸含量先降低后缓慢上升,在转色期其含量急剧降低,从14.67降至6.59 mg·g-1;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照日累计时数、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10 cm地温、日平均15 cm地温、日平均20 cm地温是影响葡萄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的关键因子。‘贵人香’果实中酒石酸的昼夜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速长期和转色期,1个昼夜中酒石酸含量在13∶00达峰值,在果实成熟期,其含量在21∶00达峰值,在果实昼夜生长发育时,酒石酸的降解时间主要在13∶00至次日凌晨1∶00,相关性分析表明,酒石酸昼夜变化与空气温度、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10 cm地温、日平均15 cm地温、日平均20 cm地温、日平均40 cm地温、...  相似文献   
76.
甘肃地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甘肃地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引物对60个甘肃省地方桃品种或类型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5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6.53%;平均每对引物产生有效等位基因多态位点数3.25个;位点杂和度(H)为0.537 2~0.757 8,平均为0.647 4;香农指数(I)为0.636 5~1.321 5,平均为0.897 9。UPGMA聚类分析显示,60份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025~0.950,平均为0.630,在相似系数0.675处聚为7个类群。表明甘肃地方桃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及地理起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