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1.
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为明确98份具有优异抗病性的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利用SDS-PAGE法对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3种等位基因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1,2*和N型,N型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7.14%;Glu-B1位点上发现了6种等位变异,优质亚基14+15,7+8,13+16和17+18出现频率达到45.92%;Glu-D1位点上发现4种等位变异,出现频率最高的为2+12型,优质亚基5+10型达到20.41%。在22种亚基组合中,N,9+7,2+12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8.57%。品质为8~10分的材料有31份,频率达到31.5%。由此可见,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存在丰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和优质组合,这为选育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提供了种质资源与依据。  相似文献   
92.
红壤坡地氮的径流输出通量及形态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氮素输出特征,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用野外大型土壤水分渗漏试验装置,对赣北第四纪红壤坡地植草覆盖、干草覆盖和裸露对照3种处理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不同形态氮素的输出开展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1)在侵蚀不明显的第四纪红壤坡地,TN(总氮)、DIN(溶解态无机氮)、DON(溶解态有机氮)和PN(悬涂泥沙颗粒态氮)主要随105cm壤中流输出,占径流输出总通量的71%,而随地表径流和30cm、60cm壤中流输出通量分别为23%和6%;(2)氮素随壤中流输出主要以溶解态(DTN(溶解态总氮)占TN比例为54.8%~86.9%)为主,DTN又以无机态(DIN占DTN比例为57.8%~97.1%)尤其是NO3--N(硝态氮)为主。氮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的主要形态则随处理措施的不同而不同;(3)保留草被覆盖可以较好地削减氮素径流流失,而采取干草覆盖有增大氮素径流流失尤其是深层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
探明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氮素流失特征,以期为红壤旱坡地氮素流失预测与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壤水分渗漏试验装置,对自然降雨条件下赣北第四纪红壤旱坡花生地不同生育期的地表径流、渗漏水及其各形态氮素输出过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红壤旱坡花生地产流主要发生在降雨量最为集中的开花下针期。渗漏水是各生育期主要的径流形式,占总径流量的64%。(2)各生育期,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为渗漏水,主要形式为可溶性氮,占总氮(TN)流失量的54%~99%。除饱果成熟期外,各生育期渗漏水中氮素流失的主要成分为硝态氮,占TN的38%~50%。(3)地表径流和渗漏水氮素浓度总体表现为幼苗期和开花下针期较大,饱果成熟期最小,而氮素流失量则表现为开花下针期最大。因此,幼苗期和降雨量最为集中的开花下针期为防治红壤旱坡花生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控制硝态氮等氮素淋溶损失是减少红壤旱坡花生地氮素流失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4.
近一个时期,我国从南至北部分地区,一些中、小型饲养场、散养户发生了一种猪的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畜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这种病是以高热为主要特征,故称之为猪的"高热病"。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及临床诊疗,收到一定效果,现将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在设施栽培中低UV—B环境下,一些对UV—B辐射较敏感的蔬菜的品质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设施栽培中补充UV—B辐射来提高蔬菜品质的方法,并探讨了人工控制UV—B辐射的技术。  相似文献   
96.
【目的】针对‘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贮藏期色泽和香气损失的问题,研究酿造过程中没食子酸处理对色泽与香气的提升效果,以优化桃红葡萄酒的护色增香工艺。【方法】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酿酒过程中分别在发酵前(Pr)、中(M)、后(Po)3个时期添加200和300 mg·L-1的没食子酸,发酵结束后贮藏6个月,然后利用HS-SPME-GC-MS对酒样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通过CIELab颜色空间参数(L~*、a~*、b~*、C~*ab、Hab、ΔE~*ab)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色泽指标的测定,再结合感官品评分析不同处理对供试酒样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在发酵后添加没食子酸处理的发酵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增加约16%,但两种添加浓度处理造成的差异不显著。发酵前添加没食子酸处理对供试酒样香气的保留起到积极作用,相比于对照组增加约65%—73%,而发酵中添加没食子酸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稳定作用较小。感官品评结果显示,对于整体香气的影响,发酵后添加没食子酸有最优的葡萄酒香气改善效果,发酵前处理的添加效果优于发酵中处...  相似文献   
97.
金芙蓉1号是金华市农科院、柳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等单位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赏食兼用的籽莲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高产、鲜食品质好等优点。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生物学特征特性,2007年在浙江省武义县柳城镇全塘口村组织开展多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通过设计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1%百部·楝·烟乳油8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个施药处理,在商洛茶园开展茶蚜防治试验.喷药后3 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2.71%;喷药后7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  相似文献   
99.
正陕西商洛茶区地处秦岭腹地,为我国茶区的最北缘。商洛茶叶品质优良,芽叶肥壮,水浸出物丰富,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商洛茶叶"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1商洛茶区现状商洛六县一区均为深度贫困县区,而茶叶产业是商洛市具有特色优势的朝阳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果园废弃反光膜回收利用的可能性,选择盐酸溶解的方法,将反光膜表面的铝单质脱除,产生的含铝溶液和PET塑料可分别加工回收利用,在该工艺中脱铝反应是关键步骤。本试验研究了温度、料液比、反光膜破碎程度对脱铝效率的影响,并采用多批次处理反光膜后所得含铝酸液进行浊度去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脱铝反应速率的影响不显著,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本质和处理成本,室温即可满足处理要求;当单批次反光膜的投加量与盐酸溶液的比例为1∶31.25时,三批次处理后的平均脱铝效率达到最高,为0.600 g/min;在反光膜处理过程中发现碎片状反光膜容易粘在一起,导致脱铝反应所需时间增长,而条带状反光膜在搅拌过程中较分散,不易形成粘结,因此处理效率较高。在最优处理条件下,经过38批次处理试验,含铝酸液的pH值满足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国家标准。在沼液浊度脱除试验中,添加一定量的含铝酸液沼液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91%。本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处理废弃反光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