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三叶瓜(Cucumis melo L. var. flexuosus Naud.)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一年生攀缘或匍匐状草本植物,别名三叶梢瓜、白皮菜瓜,是连云港市农科院经过多年提纯复壮的苏北地区优良地方白皮梢瓜品种,在连云港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徐淮地区农家主栽白皮梢瓜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具商品性佳、综合性状优等特点,目前广泛种植于苏、鲁、皖地区,适宜早春大棚和春、秋露地栽培。现将三叶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对洋葱优良品种连葱096在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播种时期、播种密度及抗病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地区连葱096的适宜播种时期是9月中上旬,合适的播种密度为1 334~1 467株/hm2.连葱096高抗紫斑病,抗霜霉病.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开展了洋葱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等研究,共收集种质资源307份,结合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鉴定评价,挖掘出早熟优质资源35份,中熟优质资源68份,抗逆、耐抽薹资源45份,为洋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连葱5号是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科技人员历经10多年的努力而选育出的极早熟黄皮洋葱新品种.经多点试验和示范推广表现为极早熟、丰产、抗病、品质优等特点,2003年通过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连葱5号。现已在徐淮及相邻地区推广种植,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55.
利用套袋自交及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田间观察到的连葱15号洋葱不育株进行育性鉴定,结果发现其自交不结实,orf725分子标记鉴定为CMS-T型不育;利用组织培养进行不育株扩繁,最后确定以洋葱鳞茎盘为外植体,含有7mg/L 6-BA+0.4 mg/L NAA的MS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另外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组培苗仍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56.
连葱12号洋葱是从黄皮洋葱500中的白皮变异株进行单株自交,从其后代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日照、中熟类型,鳞茎扁球形,球形指数0.66,平均单球质量351 g,外皮及内部鳞片均为白色,产量90 000 kg/hm~2,抗病性强,适宜黄淮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7.
连葱系列洋葱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洋葱种植主要集中在吉、黑、蒙、甘、苏、鲁、皖、云、川等地区[1],西北、东北地区种植长日照品种,中东部地区种植中日照品种,西南地区种植短日照品种。中东部地区现已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洋葱育种和加工出口基地,以徐州为中心的洋葱生产基地,产品80%外销到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为满足中东部地区对中日照洋葱品种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室  相似文献   
58.
 ‘连葱9 号’洋葱是以‘9701’不育株为母本,韩国高球形洋葱‘9953’为父本杂交,从其 分离后代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日照、中熟类型,鳞茎圆球形,球形指数0.85,平均单球 质量362 g,外皮金黄色,内部鳞片白色,产量90 000 kg · hm-2,抗病性强。适宜黄淮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9.
洋葱是百合科葱属植物,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在洋葱育种上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经多次试验,在洋葱组培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 1 打破休眠 洋葱在夏季收获后,即进入1.5~2.5个月的休眠期,期间鳞茎不萌发,用此期的洋葱进行组织培养会大大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60.
‘连葱11号’洋葱是利用江苏省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自繁的‘紫80’不育株为母本,与日本优良高球形紫皮洋葱品种‘9603’杂交,其后代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中熟品种,中日照类型;鳞茎圆球形,平均单球质量达300 g以上;葱球外表皮呈深紫色,内部鳞片颜色较浅;平均产量达90 t · hm-2;高抗霜霉病、紫斑病。适宜中国黄淮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