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9篇
  16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为探明大麦(Hordeum vulgare L.)和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基因组结构变异与表型和环境适应差异的遗传机制,以大麦基因组为参考,基于182份大麦和青稞样品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82份大麦和青稞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约为12 X,共获得74 262个结构变异,包含48 078个缺失(65%)、13 461个插入(18%)、7 012个倒位(9%)和5 711个染色体内易位(8%)。大麦参考基因组18.72%(7 440/39 734) 的基因位于结构变异区内。许多与基因组结构变异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光系统和防御反应过程。研究认为,基于182份大麦和青稞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结果将为大麦和青稞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结构变异数据集,并将加深对大麦和青稞物种进化和表型差异分子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采用陈瑞阳的去壁、低渗法鉴定了新疆桑树品种资源16种的染色体倍数性。其中发现药桑为二十二倍体(2n=22x=308);和田白桑、沙溪1号、阿白1号、阿白2号、伽克1号为三倍体(2n=3x=42);库粉红、新小桑、皮八桑、依白1号、站1号、库1号、红旗1号、吐胜2号、吐白1号、阿白9号为二倍体(2n=2x=28)。  相似文献   
103.
桑科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可作蚕的饲料.一般桑属植物总称为桑.山桑M.bombycis分布于库页岛、千岛列岛、日本列岛以及朝鲜半岛,多生于山地,野生的叫山桑,有高达13米,直径60厘米的大树.但栽培品种较多,剪定成灌木状,栽植于旱地.叶为互生,叶柄基部有早落性托叶,叶形为卵形或广卵园形,长10~15厘米,全缘叶或有不同程度的深或浅的分  相似文献   
104.
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之中,境内有滦河、瀑河、青龙河三大河流,该县山多河多,土地少,果树栽在半山坡。土质大部分为沙壤土。年降雨量在650毫米左右,适宜苹果生长和花生的种植,是承德地区苹果的集中产区。由于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春旱、伏旱较为严重,对苹果树花后座果、对花生开花落针均造成很大威胁,是苹果和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1983年在宽城县  相似文献   
105.
根据三峡库区涪陵的生态条件,开发出杂交桑种营养袋地膜覆盖一步成园技术,克服了涪陵以前肥团育苗技术中制作肥团时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的缺陷,营造出适合桑种出苗的最佳生态环境,促使桑种出苗快、不倒苗、长势好、早移栽。移栽时覆盖地膜,既保水,又提升地温。还能防止杂草,促进桑树生长。以利达到当年育苗定植,当年建园养蚕的目标。同时利用桑树冬季休眠期.在桑园内间种榨菜.极大的利用了光能、空间与地力,提高了桑园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1桑树多倍体的概念染色体是植物遗传基因的主要载体.植物细胞核内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其数目的多少视各个种或品种而不同,如桑树的体细胞内有28条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常集合而成组,称为染色体组.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后的细胞核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核内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细胞核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称为单倍体,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二倍体,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107.
淡水龙虾及其人工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桑 《淡水渔业》1995,25(1):10-11
淡水龙虾及其人工养殖杞桑(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32)一、生物学习性1.分类。龙虾第一对步足不形成强大的螫,且均为海产。而有一些淡水产的虾类,形如龙虾,但第一对步足形成强大的鳌,这一类虾通称为螫虾,螫虾有的个体较大,且与龙虾同样十分威...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用酶解去壁,低渗法鉴定了西南农大蚕学系桑树育种研究室收集、保存的桑树品种资源10种。发现大花叶皮桑、(?)叶皮桑、湄潭3号桑为6倍体(2n=84);伦教40号,石棉7号为3倍体(2n=42);道真、6071、新12号、贵州毛桑、石棉5号为2倍体(2n=28)  相似文献   
109.
1.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官桑雌蕊形态和柱头表面结构,结果是: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生有乳头状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小官桑与鲁桑(M.multicaulis Perr.)非常接近。因此,将小官桑归为鲁桑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0.
自然单倍体川桑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川桑(M.notabilisS.)作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鉴定,发现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4条,是通常二倍体桑的一半,初步认为是自然单倍体桑。对川桑的组织构造、同工酶谱等作了调查,并与二倍体纳溪桑、小官桑作了比较,经对川桑和多个其它桑种初步作RAPD研究,川桑与其它桑种亲缘关系都很远,推测它可能是桑属中分化最早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