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7篇
  64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521.
含水量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和分析表明,在较大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内,非饱和黄土的粘聚力和含水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依据库伦-摩尔强度准则,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随外部压力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可用强度曲面描述,提出了非饱和黄土强度的临界含水量计算式。  相似文献   
522.
对杨凌示范区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绿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示范区城市森林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3.
二化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分析二化螟发生原因,推广应用螟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消灭虫源、采取栽培措施控制螟害、药剂防治等策略,达到降低螟虫危害的目的,实现螟虫的无害化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524.
卵泡发育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卵泡发育的卵巢局部调控作用日益突显。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相当于卵泡发育负反馈调控机制,与女性卵巢功能密切相关,在PCOS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异常及性激素合成失调的重要影响因子,可早期预测PCOS,并作为诊断PCOS卵泡发育障碍程度的特异性指标及诊治的新靶点和突破点之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以卵巢局部AMH为靶点,深入研究其产生时间、细胞定位及分子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25.
[目的]明确龙泉驿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气候因子对其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性诱技术监测了近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影响。[结果]龙泉驿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1年呈现4~5个发生高峰期,其6~8月的成虫发生数量明显多于3~5月;6~8月雨水相对集中,温度较高,有利于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结论]试验结果为梨小食心虫的测报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6.
定量评估区域坡耕地土壤侵蚀分布规律,是科学制定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开展坡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然而目前针对省域尺度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规律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在模型参数率定与计算精度验证基础上,定量评价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坡耕地土壤侵蚀面积为421.38万hm2,侵蚀总量为376.58×106 t/a,占全省侵蚀总量的63.02%,坡耕地是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平均侵蚀模数为7 986.31 t/(km2.a),总体处于强烈侵蚀等级,剧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强烈侵蚀是坡耕地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不同分区坡耕地侵蚀模数和侵蚀量差异显著,滇西南区侵蚀强度最大,滇东南区侵蚀强度最小。2)随着坡度增加,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较快增加趋势,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3个坡度级坡耕地。3)坡耕地流失土层厚度集中分布在0~12 mm/a之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耕层更新周期集中分布在20~200 a之间,均值为175.6 a,耕层更新周期-面积分布曲线呈先快速递增,并在某一峰值之后出现快速递减趋势。4)坡耕地养分流失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流失模数分别为223.60、23.94、1.59、0.15 t/(km2·a),坡耕地养分流失是区域养分流失量的主要来源。研究可为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坡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7.
重庆市转户进城农户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市转户进城定居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自2000年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以来转户进城农户的城市融入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融入水平的分方面: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以来,转户进城农户的城市融入水平总体较低,得分为68.76,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其中社会生活融入得分最高为72.90,价值观念得分最低为65.81,表明转户进城后农户的社会生活融入最快,价值观念融入最慢,融入最难.(2)影响融入水平因素方面:个体与家庭特征因素中,解释力大小分别为转户进城时间、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住房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老家退地情况、性别、婚恋状态其中,转户进城时间对城市融入水平的控制力最强,性别和婚恋状态的控制力最弱.融入水平评价因素中,解释力大小分别为社会生活融入、文化心理融入、价值观念融入、职业环境融入、制度环境融入,其中,社会生活融入因子对城市融入水平控制力最强,制度环境控制力最弱.  相似文献   
528.
以‘兴海12号’番茄为试材,通过对生长发育期植株进行增施CO_2处理,使CK、T1、T2、T3的CO_2含量分别维持在(400±25)、(600±25)、(800±25)、(1000±25)μmol·mol~(1)水平,分析不同时期各器官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与淀粉含量,探讨增施CO_2对番茄植株‘源-库’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O_2加富处理后,番茄植株各器官中NSC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达最大值,其中(1000±25)μmol·mol~(1)处理下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94%;且(1000±25)μmol·mol~(1)处理下各时期叶片中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而(800±25)μmol·mol~(1)处理下叶片中淀粉含量较低。不同加富处理下,各维管器官中NSC含量均增加,尤其是(1000±25)μmol·mol~(1)处理下茎部NSC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前三个时期均最高。CO_2加富处理对萼片中NSC含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能够加快蔗糖与淀粉的降解,促进果实成熟过程中还原糖的积累,其中(800±25)μL·L~(1)处理下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与果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46%和42%。可见,CO_2加富促进NSC在番茄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促进光合产物向库端器官的积累,利于提高果实中糖分,其中以(800±25)μmol·mol~(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9.
花期低温霜冻是李树生产中的自然灾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四川产区李树花期低温霜冻危害症状及发生原因,研究提出选用抗寒品种、科学建园、延迟花期、补充营养、增强树势、冻害后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等措施,以避开或减轻李树花期低温危害。  相似文献   
530.
摆动分离筛上马铃薯的运动特性直接影响着分离筛性能,而关于摆动分离筛上马铃薯运动特性的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内容不全面、对马铃薯运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解析不深入等问题。为此,以曲柄转速、筛面倾角和机器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分离筛上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和抛离筛面的最大高度为运动特性指标,利用高速摄像机实时拍摄不同分离筛参数时无土和有土筛面上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运动影像,通过回放影像分析马铃薯运动特性指标随分离筛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明确马铃薯运动特性参数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和抛离筛面最大高度的理论值和试验值均随着曲柄转速和筛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和抛离筛面最大高度的试验值随着机器前进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曲柄转速和筛面倾角时,无土筛面上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和抛离筛面最大高度的试验值大于有土筛面上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和抛离筛面最大高度的试验值。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剖析分离筛性能随分离筛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