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动态及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差异,为新疆南疆高产品种选择及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新冬40号、新冬57号、新冬60号为材料,研究4个品种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 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生育期总茎数较高,但茎蘖成穗率较低;新冬60号茎蘖成穗率高于其它品种。新冬60号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向籽粒的分配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新冬60号开花后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79%;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收获穗数高于新冬60和新冬57号,新冬60号穗粒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千粒重新冬57号>新冬60号、新冬40号>新冬20号,产量和容重新冬60号高于其它品种。【结论】 新冬60号成穗率高,开花后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向籽粒的分配率较高,获得较高的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2.
不同光周期环境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连续2年在短日照(海南)、中等日照(河南)、长日照(吉林)3个不同光周期环境调查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码数、码粒数、穗重、穗粒重、千粒重10个主要性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揭示光周期对谷子各性状的影响,评价160份谷子资源对光周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个不同光周期环境间谷子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码数、抽穗期、穗粗、穗重、穗粒重、码粒数9个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千粒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码数、抽穗期5个性状随着日照的延长呈现出递增趋势。品种对谷子的10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年份对千粒重以外的9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光周期与品种互作效应对10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光周期与年份互作效应对抽穗期以外的9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年份与品种互作效应对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穗码数、码粒数8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160份谷子资源中对光周期表现中、低敏感性的材料没有明显的地域特性,而对光周期表现强敏感性的材料主要是来自春谷区的农家品种。筛选出光周期极不敏感材料小早谷和极端敏感材料呼和浩特大毛谷、然谷、红钙谷、茄谷、二白谷等,为选育谷子光周期钝感品种及开展光周期敏感性形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野生动物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评估是了解野生动物对景观条件产生生理反应的重要方法。粪便皮质醇代谢产物(faecal cortisol metabolites,FCM)水平被认为是评价动物压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响濒危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应激的环境因子可能包括道路、植被、人为干扰和海拔等,因此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析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马鹿种群的粪便皮质醇激素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东北马鹿粪便皮质醇激素与环境因子的线性关系,探索环境因子影响东北马鹿粪便皮质醇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2只不同东北马鹿个体粪便皮质醇激素水平为2.05~114.3 ng/g,平均水平为(37.56±24.25)ng/g。距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海拔是驱动皮质醇激素水平变化的主要因子。马鹿粪便皮质醇激素水平与距道路距离、NDVI呈负相关,与海拔呈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马鹿平均粪便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测量粪便皮质醇激素为评估环境压力下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一个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为抗旱高产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2016年,对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188个株系,在充分灌溉和有限灌溉条件下, 分析RIL群体的抽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均极显著高于充分灌溉(P<0.01)。在同一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之间的冠层温度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冠层温度呈升高趋势。产量及大部分产量构成因素与各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之间均呈负相关性。冠层温度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负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单株粒重。在有限灌溉条件下,产量与各个时期的冠层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递减关系,且与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具有最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这种线性递减关系不明显。【结论】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冠层温度具有明显负相关性,冠层温度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指导春小麦育种、栽培等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5.
谷子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周期敏感是导致谷子生态适应性狭窄、生产上缺少跨区大品种的重要原因,鉴定谷子光周期敏感性相关联QTL位点是进一步揭示敏感形成遗传机制的基础。首先在长日照地区(河南省洛阳市)和短日照地区(海南省乐东县)对45份谷子品种进行抽穗期表型性状调查,并根据两地的抽穗期差异计算出光周期敏感值,最后进行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0个SSR标记在45个谷子品种中共检测到1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有3. 75个等位基因,其中引物b200和b124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均为6个。利用SSR标记对45份谷子材料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得到最佳K值为3,即将其划分为3个亚群:其中第1亚群有5个品种,第2亚群有16个品种,第3亚群有21个品种,而剩下的3个品种则不能划分到任何一组,成为混合群。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40个SSR标记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结构。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检测到b200(SSR8)和b127(SSR35) 2个位点与光周期敏感性关联(P 0. 05)。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4个不同生态区籽粒灌浆动态表现差异。【方法】 在4个不同生态区域内,以新疆8个不同筋力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灌浆期籽粒干物质量动态变化,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计算出一系列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分析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灌浆动态表现差异。【结果】 8个参试品种理论最高籽粒干物质量(K值)整体表现为(2.861±0.365)g/穗,籽粒终干物质量与K值比整体降幅13.37%~25.26%;参试品种新春40号初花期后13.24 d最早进入快速灌浆起始期,新春46号初花期后15.17 d最晚进入快速灌浆起始期,新春11号(14.66±0.4)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起始期性状表现最稳定;新春6号初花期后25.25 d最快到达快速灌浆终止期,新春26号初花期后29.07 d最晚到达快速灌浆终止期,新春38号(26.86±0.48)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终止期性状表现最稳定;快速灌浆持续期平均表现中,新春6号快速灌浆持续期最短为11.10 d,新春26号快速灌浆持续期最长为14.08 d,新春40号(12.97±0.45) 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持续期性状表现最稳定;新春6号最大相对灌浆速率最高0.17 g/(穗·d),出现在初花期后19.51 d;新春11号最大相对灌浆速率最低:0.12 g/(穗·d),出现在初花期后18.27 d;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起始期与快速灌浆终止期平均表现(初花期后天数):军户<焉耆<额敏<阿勒泰;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持续期的平均表现(天数):阿勒泰<额敏<焉耆<军户;4个生态区最大灌浆速率(Vm)的平均表现:焉耆(0.11 g/(穗·d))<军户(0.13 g/(穗·d))<额敏(0.15 g/(穗·d))<阿勒泰(0.17 g/(穗·d))。【结论】 参试主栽品种穗粒数平均表现低且整体表现变异幅度大,新疆春小麦品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有提升空间;不同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因品种特性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及稳定性都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灌浆特征参数变量效应分析表明,快速灌浆起始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地点效应最大,快速灌浆终止期地点×品种效应最大;4个不同生态区,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中快速灌浆起始期与快速灌浆终止期整体表现具有一致性,其它灌浆特征参数表现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7.
试验比较了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Ca3(PO4)2含量下解磷根瘤菌SL01的生长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条件下,增大Ca3(PO4)2添加量能促进菌落生长,8g·L-1处理菌落直径(d)为5g·L-1、3g·L-1、1g·L-1和0.5g·L-1处理的116.9%、127.7%、130.1%和132.7%。0~8g·L-1的Ca3(PO4)2含量范围内,菌株的解磷能力无显著差异,故更适于以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来衡量菌株在固态环境如土壤中的解磷能力;其菌液最适宜于15℃下保存,4℃次之。不同保存温度下菌种的解磷能力为-18℃-10℃4℃15℃28℃35℃;不同保存温度下SL01菌株的菌落直径为4℃15℃-18℃28℃-10℃35℃;菌液在不同温度下保存60d后的活菌含量为15℃4℃28℃-10℃35℃-18℃。  相似文献   
108.
苜蓿内生根瘤菌分布部位与数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根瘤菌在苜蓿植株及其种子内的分布规律,对苜蓿植株及种子各部位在不同生育期内生根瘤菌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内根瘤菌的分布和数量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很大异质性.空间分布上,不同部位组织的内生根瘤菌数量随植株光合产物源-库的运输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绝大部分内生根瘤菌分布于植株的根系,并主要分布于毛根,在主根内主要存在于表皮和皮层,中柱分布较少;在植株地上部分,内生根瘤菌主要在营养期末分布于花芽[8.6~9.6×103cfu·g-1(FW)],在蕾期和花期分布于雌蕊子房的子房壁,在结英期分布干荚果果皮(1.07×103cfu·pod-1),在种子成熟期则主要存在于新生的种子中;茎内的根瘤菌数量在营养期和结荚期不足2×102 cfu·g-1(FW),而在蕾期和花期完全绝迹;叶片内则始终不存在根瘤菌.在时间上,结荚期根、荚果皮内的根瘤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花内各器官(不包括花梗)在授粉后根瘤菌数量迅速增加;由子房向荚果发育的过程中,子房壁和胚珠内的根瘤菌数量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胚珠在受精后即存在有内生根瘤菌.并且幼嫩种子内生根瘤菌数量远高于受精胚珠,证明内生根瘤菌能被转运并定殖在发育早期的种子中.两个苜蓿品种成熟种子在收获120 d后,根瘤菌数量比刚收获时分别增加131.46倍("陇东")和11.76倍("游客"),说明根瘤菌进入种子后,仍然有一个继续繁殖增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微波诱变选育高产生长素及耐药性根瘤菌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分泌IAA(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同时具有卡那霉素(Kanamycin)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双抗药性的根瘤菌突变株,以红豆草根瘤菌(Rhizobium Onobrychis vicilfolia)RS-1为原始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处理,对微波诱变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以含抗生素平板筛选出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双抗药突变菌株,以多次传代的方式考察了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素产量。结果显示,最优微波筛选参数为800W、6s,该参数下诱变获得5株高产生长素及双耐药突变株RSW-14、RSW-55、RSW-62、RSW-96和RSW-107。传代试验表明RSW-96是稳定的高产生长素、耐药突变株,表现在RSW-96传代6次后对80mg/L卡那霉素和300mg/L青霉素具有抗性,培养4d和24d的IAA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0.09%和50.15%,对单株生物量增加效果高于原始菌株25.58%,具有良好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110.
利用优质强筋品种新春9号为母本,超高产品种新春6号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成功选育出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新春30号。新春30号保持了新春6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突出优点,克服了新春6号中感锈病、高感白粉病的缺点,品质比新春6号明显改善,早熟性超双亲。文章对新春30号的亲本选配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主要特点、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