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0篇
  68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2010年4月12—13日,甘肃省天水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强降温天气,13日下午天水地区降雪3~5 cm,气温变化剧烈,最低气温达到-7.2℃,平均低温-5.3℃持续了1小时,-3℃低温持续了4小时,致使该地区3 133余hm2正值萌芽期的山地葡萄受到严重的晚霜冻害,受霜冻面积90%以上。针对霜冻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提出冻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与施氮量耦合对塑料大棚厚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一品天下20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塑料薄膜隔离小区栽培,分别建立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灌水下限、施氮量2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分析2因素的耦合效应。【结果】分别模拟出了灌水下限、施氮量耦合对甜瓜产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小于施氮量;2因素对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负交互作用。当灌水下限为60%~65%,施氮量为 100~120 kg/hm2时,甜瓜产量高、品质好,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可达37 200 kg/hm2和15.2%。【结论】充分利用灌水下限和氮肥的耦合效应可以保证甜瓜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3.
为探明覆草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旱地梨树(Pyrus bretschnei deri Rehd.)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在全园覆草条件下株施纯氮1 kg(T1)、0.5 kg(T2)、0.25 kg(T3)和不施氮(T4,CK)四种处理,2011年至2012年测定了土壤和叶片养分、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麦草覆盖条件下施氮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钙、锌含量,明显促进了梨叶片组织结构生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梨树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百叶重量、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均能提高梨果品产量,T1、T2、T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5.4%、17.0%、11.6%。施氮后梨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明显降低,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含量等品质指标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4.
这里所说的所谓厌氧发酵产物,是通过人为条件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俗称“三沼”)。多年来,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迅猛发展,厌氧发酵产物“三沼”的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发挥能源效益的又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系统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关切。  相似文献   
135.
外来植物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就外来植物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及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绿豆种子发芽率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1%浓度浸提液抑制作用较弱;绿豆幼苗的根长随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短,1%、10%浸提液对根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绿豆幼苗茎长的影响,与对照比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但10%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强;各处理的绿豆幼苗整株干重与对照比均下降,50%、100%浸提液处理差异极显著,10%浸提液处理差异显著,1%浸提液差异不显著。这些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绿豆存在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36.
历史上严重的植被破坏导致西南岩溶槽谷区水土流失/漏失和石漠化加重,制约喀斯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岩溶槽谷退耕后7个恢复年限(0~5、5~10、10~15、15~20、20~25、25~30、45~50 a)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1)退耕开始至15~20 a土壤尤其是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呈现恶化的趋势,土壤表层平均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分别减少12.28%~14.75%和8.79%~11.14%,而表层平均容重和紧实度则分别增大10.06%~13.82%和54.09%~58.43%,土壤-植被系统出现旱生化发展趋势;2)退耕20~50 a表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分别达到40.65%和60.38%,较退耕0~5a分别增加24.11%和9.06%,尤其是恢复45~50 a表层土壤平均容重和紧实度分别为0.93 g/cm3、7.57 kg/cm^2,土壤基本性质的变化表明了生态系统质量的显著提升;3)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且缺少过渡层,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土壤"铁板烧效应",与植被在退耕15~20 a由灌草结构向乔灌草立体格局转变的时间转折点相符。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对土壤系统演变的影响,并提出喀斯特地区尤其要注重对乔木树种的种植和抚育工作,对于指导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7.
神府矿区弃土弃渣体侵蚀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府矿区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弃渣体、弃土体及扰动土体等不同下垫面类型,其物质组成、结构性及产流产沙规律与撂荒地有极大差异,且已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弃土弃渣体、扰动土体与撂荒地侵蚀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撂荒地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先下降后逐渐稳定,扰动土体侵蚀速率呈增大后趋于稳定;35°弃土体侵蚀速率增至峰值后减小并逐渐稳定,40°时则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石多砂少和砂多石少弃渣体在产流初期侵蚀波动剧烈,并伴有泥石流现象,15 min后基本稳定。(2)同一下垫面侵蚀速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而各坡度间侵蚀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雨强相同时各下垫面、坡度间侵蚀速率差异均显著(p0.05),复杂疏松的物质组成是弃土弃渣体及扰动土体侵蚀特殊于撂荒地的根本原因,相同降雨条件下石多砂少弃渣体、砂多石少弃渣体、弃土体及扰动土体侵蚀速率分别是撂荒地的6.51倍~14.25倍、57.91倍~239.2倍、43.60倍~180.1倍和2.27倍~3.06倍。(3)弃土弃渣体及扰动土体侵蚀速率与中值粒径、分形维数、降雨强度、坡度及径流参数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矿区弃土弃渣侵蚀模型建立与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温室内气流运动速率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研究了温室内0(CK)、0.4(A-1)、1.0(A-2)、2.2 m/s(A-3)的气流运动速率对厚皮甜瓜开花坐果期生长发育和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2)较对照单叶叶面积增加21.68%、叶面积指数增加63.06%、气孔导度增加120.32%、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大幅增加,成熟时间提早2 d、总糖含量增加11.07%、产量提高24.43%;同时,成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处理A-3分别比CK增大13.88%和3.6%;还原糖含量随风速的增加而递减,CK比处理A-3高10.53%;果肉厚度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温室内的气流运动速率对厚皮甜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显著影响,并以1.0 m/s的气流运动速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9.
基于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西瓜滴灌水肥制度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实现大棚西瓜量化管理是实现大棚西瓜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产量品质与水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以西瓜为试材,在以关中塿土为主的壤土地区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通过二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灌水量依据西瓜蒸腾需水量(Eapotranspiration,ETc)分别设置0.49ETc、0.55ETc、0.70ETc、0.85ETc、0.91ETc 5个水平,施肥量依据目标产量(Fy)分别设置0.50Fy、0.65Fy、1.00Fy、1.35Fy、1.50Fy 5个水平,共16个处理,测定西瓜相关品质、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客观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用近似理想法建立模型,分析水肥滴灌量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协同影响西瓜综合评价值,且灌水量对其影响大于施肥量;综合评价值随水肥施入量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灌水量为0.73ETc,施肥量为1.03Fy时,西瓜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74。因此,推荐在水肥资源相对充足的关中地区按0.73倍西瓜蒸腾需水量和1.03倍目标产量对西瓜灌溉施肥;而在水资源相对亏缺地区,应适当降低施肥量来提高西瓜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浅沟径流量、产沙量。结果表明:1)2种浅沟水流均为紊流,耕作使浅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分别减小0.95%~30.77%、2.64%~39.14%,阻力系数和糙率系数分别增加4.01%~58.82%、0.88%~27.87%;2)试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土壤剥蚀率增大9.48%~37.87%,未耕作与耕作浅沟土壤剥蚀率分别与坡度—流量交互作用、雨强—坡度交互作用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及单位径流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未耕作浅沟发生剥蚀的临界剪切力、临界功率及临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为17.576 N/m2、5.036 W/(m2·s)、0.0381 m/s,耕作浅沟为10.585 N/m2、3.544 W/(m2·s)、0.0277 m/s;3)耕作使浅沟宽度增加1.98%~31.79%,浅沟面积增大0.84%~32.03%,下切深度降低2.82%~26.67%;4)耕作使浅沟土壤侵蚀量增加0.91%~22.80%,未耕作和耕作浅沟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坡面土壤侵蚀总量的44.09%~74.16%和42.44%~56.44%,与雨强—流量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结果可为该区浅沟侵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