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李树强  王红  张瑞芳  赵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01-22402,22915
为了解安国市土壤养分状况,采集了安国市7900份土壤样品,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国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14.38g/kg,与1980年调查数据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市碱解氮含量平均为84.8mg,/kg,与1980年调查数据相比增加极为显著;全市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也均有显著提高;全市大部分地区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都在中等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52.
基于遥感的陕蒙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陕蒙交界典型地区,利用1989、1999、2001、2002年4期遥感数据,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和变化率研究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湖泊和林草地/耕地面积减少,沼泽、沙丘稀灌和沙丘面积增加。湖泊和林草地/耕地面积减少了29.20km2和256.75km2,分别减少32%和16%;沼泽、沙丘稀灌和沙丘面积增加了20.60km2、131.89km2和129.7km2,分别增加了70%、7%和28%。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近20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化的趋势,气温上升、降雨量下降;同时,陕蒙交界地区近20年来总人口增加了一万多,羊只数增加了3倍多,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迅速,对当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
片麻岩坡面花生不同生长时期水土及养分流失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花生不同生长时期片麻岩坡面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花生不同生长时期产流产沙量不同,总体流失量均呈现出0d20d40d60d,与对照(0d)相比,花生60d坡面产流量减少了38%,产沙量减少了47%;不同生长时期坡面养分流失量随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0d)相比,60d坡面氮磷钾养分流失量分别减少了75%,45%,70%,降雨过程中硝态氮流失量始终高于铵态氮流失量;不同生长时期坡面养分流失量表现为钾流失总量氮流失总量磷流失总量,养分流失总量与产沙量之间方程拟合系数均达0.98以上,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花生不同生长时期片麻岩坡面磷钾的流失主要以泥沙结合态为主,氮素流失为溶解态氮与泥沙态氮共存。  相似文献   
54.
鸡的免疫性状是一种由多个微效基因调控的经济性状。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家鸡免疫功能受环境中的病原体影响加重,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案受限。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探究家鸡的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家鸡的免疫力。对家鸡免疫系统进行了概述,从免疫防治和疾病方向综述了TLRs、MHC、MX、IFN、NRAMP和IL等影响家鸡免疫性状的关键调控基因,旨在为家鸡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通过市、县两级摸底调查,并在借鉴全国各地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对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6.
侧柏毒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毒蛾是侧柏的最主要害虫。该文对各地有关侧柏毒蛾发生与危害特点、生活史、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测报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7.
利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色抽运噪声和色量子噪声驱动的光学双稳系统的输出光强信噪比,讨论了抽运噪声强度(P)、量子噪声强度(Q)、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τ1)和量子噪声自关联时间(τ2)对输出光强信噪比(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噪比R随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τ1的变化过程中存在随机共振现象,而量子噪声自关联时间τ2对随机共振存在较大的影响,当量子噪声自关联时间τ2增加时,信噪比-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R-τ1)曲线整体上移,峰值增大,表明延长量子噪声自关联时间可以增加输出光强信噪比的共振强度;信噪比R随双稳参数c的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极大值,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τ1对信噪比-双稳参数(R-c)曲线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τ1的增大,信噪比-双稳参数(R-c)曲线的极大值降低且变平坦,表明缩短抽运噪声自关联时间可以增大输出光强信噪比;信噪比R随抽运噪声强度P变化单调递增,随量子噪声强度Q变化单调递减。  相似文献   
58.
以二倍体刺槐和绒毛白蜡幼苗为材料,配制NaCl和Na2CO3混合盐梯度,比较2种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形态差异,测定根系保护酶活性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探讨盐碱胁迫对植物根系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盐碱胁迫(80mmol·L^-1盐浓度)促进二倍体刺槐根系生物量、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加,而抑制绒毛白蜡根系生物量和形态指标;2)绒毛白蜡根系SOD活性对低混合盐浓度敏感,而二倍体刺槐根系SOD活性在高盐浓度下显著上升;2种植物根系POD活性在低盐浓度下最大,CAT活性在240~320mmol·L^-1盐浓度下达到峰值;3)二倍体刺槐根系中MDA含量高峰值出现在低盐浓度下,绒毛白蜡则出现在240mmol·L^-1浓度;随着混合盐浓度增加,二倍体刺槐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绒毛白蜡则先升高后降低;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2种植物根系主要形态指标间存在物种间差异,混合盐胁迫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在盐碱胁迫下,二倍体刺槐和绒毛白蜡根系表现出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59.
不同种植模式和坡度对片麻岩山坡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坡度(5°,15°,25°,35°)与不同欧李种植模式(1,2,3行)下对片麻岩山坡地土壤坡面氮素流失和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流时间随着坡度增大而提前,平均产流时间从种植模式3行到1行推迟了59.23%,2行到1行推迟了32.28%;不同种植模式下产流强度及波动幅度均为1行>2行>3行;(2)降雨过程中,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素流失量和流失浓度表现为1行>2行>3行,不同坡度下,氮素流失量和流失浓度为5°<15°<25°>35°,临界坡度为25°;(3)相同坡度,种植模式由2行到3行时硝态氮流失量减幅最大,5°,15°,25°,35°分别减少了16.78%,44.71%,41.33%,41.89%;(4)氮素流失过程中硝态氮流失量占比40.35%,铵态氮流失量占比10.13%,流失形式以硝态氮为主;(5)相同种植模式,2种氮素流失量和流失浓度与坡度存在二次函数关系,相同坡度,与种植模式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范围分别为0.531~0.999,0.102~0.999;(6)种植模式与硝态氮流失量和铵态氮流失量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氮素流失的主要因子。在片麻岩山坡地,利用多行交错方式种植欧李可显著降低氮素流失。  相似文献   
60.
通过大棚免育苗栽培,佛手瓜嫩茎稍的采收期可提前45d左右,产量每亩增产150kg以上,每亩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000元左右,同时,多年生的栽培技术将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免去多次育苗的麻烦。由于佛手瓜其本身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整个生育期间基本上无需进行化学防治,故适宜作为绿色蔬菜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