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6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酚酸物质减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有机物料分解产生的3种主要酚酸物质——香豆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加入土壤可以减轻黄瓜枯萎病,其中对羟基苯甲酸效果最好,其次为阿魏酸,香豆酸效果较差。添加低浓度酚酸物质到土壤中,可以增加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所占真菌比例,以对羟基苯甲酸处理效果最突出,其次为阿魏酸,香豆酸较差。添加酚酸物质后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增加,并提高了拮抗尖镰孢菌的能力,以香豆酸处理最突出,其次为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较差。酚酸物质还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菌丝伸长。  相似文献   
82.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教学团队依托农业院校的资源和特色,围绕"学术研究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炼了"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通过课程设置的合理规划,课程结构的科学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有效推动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3.
猪巴氏杆菌病是由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以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为主要特征。笔者近来诊治了1例猪巴氏杆菌病病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84.
玉米粒度对蛋鸡消化道生理及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玉米粒度对蛋鸡消化道生理和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为更大程度地发挥饲料加工对动物生产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方案.选用774只38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按产蛋率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3只鸡,分别饲喂由粗(1 001.70 μm)、中(824.97 μm)和细(671.56 μm)3种粒度玉米配制成的饲粮,16周后每个重复屠宰1只鸡用以取组织样品,再从每个重复另选取1只鸡进行24 h饲料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最小粒度组的溃疡评分显著高于粗颗粒组和中等颗粒组(P<0.05);玉米粒度对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隐窝深无显著影响(P>0.05),但粗颗粒组的十二指肠壁厚显著高于细颗粒组(P<0.05);各粒度组间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大肠杆菌菌群数以细粒度组最高,中等粒度组最低,且这2组间差异显著(P<0.05);饲粮玉米粒度的减小能显著增加第2、4、6小时蛋鸡粪中的Cr2O3树对心收率(P<0.05),及显著降低第10、12、16小时蛋鸡粪中的Cr2O3相对回收率(P<0.05).饲粮玉米粒度的减小能显著增加前2个小时(P<0.05)及极显著增加前4和前6个小时(P<0.01)蛋鸡粪中的Cr2O3累积回收率,但对前8、10、12、16和24个小时的Cr2O3累积回收率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玉米粒度的增大有助于改善蛋鸡胃肠道的生理状况和延长食糜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儿血小板(PLT)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代偿期38例,失代偿期15例)入院后1、24、72、120h的PLT计数、MPV,并与同期50例健康儿作对照。结果感染性休克患儿入院时PLT计数低于对照组,而MPV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失代偿期组更明显。死亡组PLT计数在各时点均低于存活组,但MPV均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PLT计数、MPV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性比对白鹇生境选择的影响。[方法]在广东象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不同性比非繁殖期圈养白鹇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性比的白鹇对生境选择具有一致性:干土地上花的时间最多,其次是草地,最后是石头地。不同性比情况下,雄性白鹇与雌性白鹇在不同的生境中的时间分配差异显著:雄性白鹇在性比(雌雄比)2∶2与3∶1时,在干土地、高草地、低草地、石头地的时间分配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在性比为2∶2与3∶1时,在干土地和低草地的时间分配差异极显著(P〈0.01),性比3∶1与3∶0时,在石头地的时间分配差异极显著(P〈0.01)。性比对白鹇个体间亲疏关系亦有影响,雌性个体关系密切。[结论]性比对圈养白鹇的生境选择有影响,且雌性个体趋于集群活动,雄性个体则趋于单个活动。  相似文献   
87.
低温胁迫对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蓖麻种子在低温下萌发的调控机制,为选育优质抗逆蓖麻新品种做准备。笔者以3 个蓖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 次,设置低温15℃、常温25℃(CK),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确定品种活力后,待胚根生长至2 cm时,进行取样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阻碍蓖麻种子萌发。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低温胁迫下供试蓖麻品种各酶活性表现差异较大,胚根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除‘通蓖6 号’外,其余供试品种POD活性也极显著低于对照;CAT活性表现不显著,且不同温度条件下活性基本一致。通过试验得出‘通蓖5号’在低温胁迫下表现良好,可进行下一步基因测序。  相似文献   
88.
环境胁迫是造成作物品质和产量损失的重要因子。Sn RK2家族基因编码植物体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影响植物抗逆境胁迫能力的关键调控基因。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从雪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Multiceps Tsen et Lee)克隆了一个Sn RK2基因,命名为Bj Sn RK2E(Gen Bank登录号为MF423121)。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1 218 bp,编码区为1 089 bp,编码362个氨基酸。Scan Prosite预测显示,Bj Sn RK2E蛋白包含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Bj Sn RK2E蛋白与其他植物的Sn RK2蛋白分享较高的相似性,与拟南芥的At Sn RK2.6和马铃薯St Sn RK2.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处在同一进化分枝。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 Sn RK2E基因在根部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叶片的表达量最低;Bj Sn RK2E基因积极参与高盐、干旱和ABA胁迫应答反应,推测该基因功能与植物抗逆境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89.
融合无人机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的冬小麦生物量估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生物量是表征植被生命活动的重要参数,对植被长势监测、产量预测有重要意义。以无人机为平台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空间覆盖广的优势,能够及时准确地估测植被生物量,已成为遥感估算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光谱特征反演生物量存在饱和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结合纹理特征与植被指数构建一种"图-谱"融合指标,探究"图-谱"融合指标的抗饱和能力及生物量估测能力。【方法】首先,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提取其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分别基于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构建生物量模型。其次,针对光谱特征存在的饱和问题,将植被指数与对生物量敏感的纹理指标相乘或相除两种形式构建"图-谱"融合指标,分析"图-谱"融合指标的饱和性,并基于"图-谱"融合指标构建生物量估算模型。最后,对比不同指标构建的生物量模型的估测效果,来分析"图-谱"融合指标估测生物量的能力。【结果】(1)植被指数多在LAI=5时出现饱和现象,而"图-谱"融合指标VI×sm658,VI/ent658,VI/dis658,VI/con658,VI/dis514,VI/con514,VI/var514,VI×con802,VI×dis802均在LAI5时才出现饱和现象,相比之下,这些"图-谱"融合指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饱和问题;(2)与植被指数相比(除了GNDVI、NDVI之外),抗饱和能力提高的"图-谱"融合指标VI×sm658、VI/ent658、VI/dis658、VI/con658、VI/dis514、VI/con514、VI/var514、VI×con802、VI×dis802,其与生物量的相关性也相对提高,所构建的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R2=0.81,RMSE=826.02 kg·hm-2)。(3)对比单一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将纹理特征与光谱特征相结合的"图-谱"融合指标估算小麦生物量的能力相对最强,模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植被指数(R2=0.69)和单一纹理特征(R2=0.71)构建的生物量模型。【结论】"图-谱"融合指标的抗饱和能力明显提高,其构建的生物量模型精度也有效提高,实现了结合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的冬小麦生物量遥感估测,为生物量定量反演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设施西瓜连作障碍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上海市设施西瓜连作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制约上海市西瓜连作的障碍因子为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害,随西瓜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随着增加,土壤中病原菌数量与发病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养分失衡,磷偏低,钾丰富;西瓜残体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