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按照双亲性状互补共增的原则,2012 年用矮秆抗倒、综合抗性好、成熟落黄好的多穗型材料郑麦768 作母本,以粒大、耐高温的大穗型材料新麦7071 为父本,采用单穗- 穗行- 穗系循环法,选育出隆跃99。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综合抗性优、高产稳产等优点,2023 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沿淮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2.
柳豆 108 是由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中黄 13× 中黄 40 有性杂交、南繁北育、连续多年系谱法定向选择而成的中熟普通大豆新品种,多荚多粒,中粒型,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适应机械化的特点,于 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豆 20230037),适宜于黄淮南片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3.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濉科2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59×徐豆9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濉科23,2013—2014年参加省区试,产量2 678.2公斤/公顷,比中黄13(CK)增产4.84%;2015年省生产试验2 905.9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1.91%。籽粒蛋白质含量40.80%,粗脂肪21.37%。抗SC3、SC7,生育期107天。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大豆,具有粗脂肪含量高、高产、抗病、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等优点,2016年通过省审(皖豆2016007),适于江淮、淮北及相同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4.
125.
利用丰乐—新世纪联合体黄淮南片3年67点次试验数据,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1309比对照显著增产,产量离优度低于参试种平均值和对照,丰产性突出;在变异系数分析中,高稳系数高于参试种平均值和对照,表现出在高产前提下稳产性强;适应度高于参试种平均值近20个百分点,≥2%的增产点率超过80%,回归系数接近1,在皖豫苏陕分别统计,3年均增产且增产率超过4.5%;抗冻抗倒,适应性较广;三要素协调,产量与有效穗数、千粒重显著正相关,通径系数以直接作用为主,依次为千粒重>有效穗>每穗粒数。濉1309是适合黄淮南片进一步推广利用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6.
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与淮北双收种业合作,集成应用“优良种质、合理组配,定向聚合、严格选择”高效育种技术途径,杂交选育的濉1615,聚合了淮麦22和周麦18、烟农19的优良基因,具有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多抗等特性,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适于黄淮南片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7.
为明确安徽淮北地区夏玉米群体动态变化特征,以迪卡517等16个主导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夏播试验。结果表明:出苗至抽雄,株高与出苗后时间极显著正相关;随生育进程推进,叶面积指数(LAI)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抽雄至灌浆为高峰期;干物重近似于直线增长,可用DMA=e(f(t))描述,f(t)为三次多项式;干物质积累速率为双峰曲线,峰值在抽雄前后和灌浆期。  相似文献   
128.
为了了解鲜食玉米果穗生长特性,确定最佳采收期,夏播4个品种,于吐丝盛期标记同日吐丝果穗,每周取样2次,测穗长、果穗直径,称取果穗鲜重和百粒鲜重、干重。结果表明,吐丝后7 d果穗定长时果穗直径、鲜重和百粒鲜重、水量呈前期增大、后期减少态势,与吐丝后天数一元二次曲线相关,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5~26 d、23~27 d和25~30 d、21~27 d。吐丝25 d、27 d前采收糯、甜玉米,煮熟籽粒松软可口。由此可知,糯玉米可于吐丝后18~25 d采收,甜玉米可推迟2 d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