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农田径流氮磷污染负荷的田间施肥控制效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由施肥不当造成的农田N、P污染物径流输出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问题。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不同肥料配方对土壤地表径流N、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而有效的施肥方法可以作为农田地表径流N、P污染的田间控制技术。合理的基肥比例及追肥次数,适当的种植密度及适量的N肥、P肥,既可提高白菜产量,同时又降低径流中N、P的流失量;不同改性肥料配方可以调控农田径流N、P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22.
山西太原污灌区农田土壤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山西太原污灌区农田土壤中汞污染状况 ,并采用盆栽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小麦产量以及地下水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污水灌区土壤中汞的累积量明显高于清水灌区 ,随着汞污染程度的加重 ,对土壤酶活性及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长期利用污水灌溉 ,土壤中汞会下移 ,从而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23.
解磷菌剂盆栽及大田施用效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自行分离筛选的B2和B67解磷细菌制成解磷菌剂,进行小麦、玉米、甘蓝、青菜、莜麦等的盆栽和大田对比试验,增产效果显著,其中甘蓝增产8007.0~11920.5kg/hm2,玉米增产961.5~1200.0kg/hm2,青菜增产9297.5~13881.0kg/hm2,莜麦增产189~330kg/hm2。并有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试验找到了影响铈量法测定维生素E粉含量的因素,得到了稳定测试的条件,并将其与气相色谱法测定进行比较,两者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5.
于泓  卢维宏  张乃明 《蔬菜》2021,(11):35-42
为了解决由设施种植面积扩大和栽培年限增加而导致设施土壤质量退化日趋严重的问题,系统阐述了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连作障碍和重金属累积等方面的退化特征及成因,并基于退化特征综述了相对应的改良与修复(包括农艺措施和工程修复措施)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设施栽培土壤退化修复研究中改良剂产品、轮作制度、栽培模式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土壤改良调理剂产品标准、实行合理种植模式、定时对设施大棚进行健康评价、拓展新型设施栽培模式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6.
127.
施肥对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滇池流域农田N素的去向及施肥方法、不同肥料配方对农田N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肥品种对农田N的去向与利用率的影响不同,作物(水稻)对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碳铵,施用碳铵的径流与渗漏损失大于尿素;合理的基肥比例及追肥次数,适当的种植密度及适量的N、P、K肥配合既可提高白菜产量,又可降低径流中N的流失量;不同改性肥料配方可以调控农田径流N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28.
以磷高效型小麦洛夫林和磷低效型小麦中国春为试材设计三室根箱试验,通过测定两品种小麦生物量、吸磷量、pH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对比它们在两种磷水平(P 0 mg/kg、P 100 mg/kg)及两种土壤(石灰性黑垆土、酸性红壤)上的根际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黑垆土上增施磷肥,洛夫林和中国春的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14%和17.75%,总吸磷量分别增加了139.24%和71.72%;红壤上增施磷肥,两小麦总生物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根际pH方面,黑垆土上,不施磷条件下,洛夫林和中国春的根际pH值分别降低0.30和0.12个单位,但在红壤上两小麦根际pH值变化不大。酸性磷酸酶方面,PO条件下,黑垆土上两小麦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红壤上洛夫林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P100条件下,黑垆土上洛夫林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而红壤上两小麦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在黑垆土和红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典型设施栽培土壤Cu、Zn累积特征及风险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铜(Cu)和锌(Zn)在设施栽培土壤中的累积现状及潜在风险,该研究基于中国8个省16个州市典型区域的设施栽培土壤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系统分析了Cu、Zn的累积现状及风险特征,并采用分段线性模型(Split-line Model)拟合了土壤Cu、Zn有效态累积量与种植年限的关系,预测了土壤Cu、Zn累积量超风险限量值的种植年限。结果表明:1)与各省对应土壤背景值及农业土壤有效态元素丰缺指标相比,中国设施栽培土壤的全量Cu、Zn均有不同的累积效应,Cu较为明显,有效态含量大部分均达到了极丰富水平,所有样品均未出现低于缺乏临界值的现象;2)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全量Cu、Zn平均分别超标16.03%、4.58%;与土壤有效态风险限量值相比,土壤有效态Cu的平均超限率达到了16.92%,辽宁、河南、云南的超限率分别达到了33.33%、62.50%、32.00%,表现较为严重,有效态Zn均未超限;3)基于有效态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整体安全,仅辽宁达到了轻度污染,河南和云南均达到了警戒值水平,均以元素Cu的累积贡献较为突出;4)土壤有效态Cu、Zn累积量与其种植年限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基于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现有设施栽培条件下,连续再种植6.7、20.5、19.3 a可分别导致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有效态Cu累积量达到风险限量值,连续再种植32.5、67.9、91.9 a可分别导致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有效态Zn累积量达到风险限量值。因此,设施栽培土壤Cu、Zn累积具有风险,且逐年加重,需要采用合理的安全利用措施(包括修复技术、农资产品选用)来进一步保障设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0.
不同施肥措施对勐海大叶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勐海大叶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减轻茶园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茶叶品质下降、土壤酸化和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选择勐海县代表性的茶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大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均表现为第一年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第二年开始出现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茶树专用肥大叶茶3月份春茶每公顷增产31.36 kg,产量提高了16.27%,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次之;品质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效果最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提高了36.41%、14.34%、28.00%,施用茶树专用肥对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提升效果最好,提高了10.22%。在常规施肥中减少氮素投入的情况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大叶茶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在勐海县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