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软腐欧文氏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Ecc,Ech,Eca三种主要病原菌引起的软腐病是世界农业生产上危害很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对软腐欧文氏菌与植物的互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研究,已经为深入揭示其致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效帮助,并将为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文章将就软腐欧文氏菌的重要致病因子、致病过程中病原菌与植物的基因表达等作综述。  相似文献   
42.
以籽用印度南瓜自交系98-2 及肉用印度南瓜自交系312-1 为试材,对印度南瓜果实淀粉含量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2-1 和98-2 果实中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相似,都是随着果实发育逐渐积累,在授粉后40 d 时达到高峰,随后略有下降,而98-2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一直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授粉后5 d)水平,没有显著积累的过程;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高于98-2。2 份材料中直链淀粉的积累模式大致相同,都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的积累水平,但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98-2。在淀粉组成上,2 份材料均是以支链淀粉为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除ISAⅢ、SSSⅡ和SBEⅡ基因外,GPT、AATP、PGM、AGPaseL、GBSSⅠ、SSSⅢ和SBEⅠ基因在2 份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其表达量在2 份材料中存在较大差异,结合2 份材料果实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推测GPT、AATP、AGPaseL、GBSSⅠ、SSSⅡ、SSSⅢ、SBEⅠ和SBEⅡ基因是调控印度南瓜果实中淀粉积累的关键酶基因。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大白菜黑斑病菌致病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22个芸薹链格孢单孢菌株对新筛出的五个大白菜(“二牛心”、97-3-114、牡丹江一号、新一号、四九菜心)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的一致性划分出Ⅰ、Ⅱ、Ⅲ、Ⅳ、Ⅴ五个致病型。其中Ⅳ型为优势致病型,也是致病力最强的致病型,Ⅰ型次之,Ⅲ、Ⅴ型较弱,Ⅱ型致病力最弱。五个致病型在黑龙江省的分布与各地发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说明本试验划分出的黑龙江省大白菜黑斑病菌的五个致病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4.
45.
采用电泳分离法 ,对不同抗性南瓜品种感染 Phytophthora capsici病菌后几种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 ,感病品种接种后与健康植株相比 ,POD、PPO酶带几乎没有增加 ,抗病品种接种后与健康植株相比 ,增加 2条 POD酶带 (Rf=0 .6 30 8,0 .70 77) ,增加 3条 PPO酶带 (Rf=0 .3,0 .6 2 86 ,0 .74 2 9)。抗感品种健康植株 POD、PPO酶带数基本相同 ,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多 3条 POD酶带 (Rf=0 .2 6 15 ,0 .6 30 8,0 .70 77)和 3条 PPO酶带 (Rf=0 .3,0 .6 2 86 ,0 .74 2 9)  相似文献   
46.
aiiA基因在植物软腐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的信号分子,又称作自体诱导物(Autoinducer,AI)。aiiA基因编码的AiiA蛋白能降解细菌产生的AHLs信号分子,干扰该信号分子参与细菌群体感应的调控过程,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致病基因的诱导表达,从而减轻或消除病原菌的致病性。本文介绍了aiiA基因、AiiA蛋白的研究情况,以及aiiA基因在抗软腐病工程菌和转基因植物研究上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提高植物抗软腐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7.
美洲南瓜种皮发育的比较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种子有壳品种‘金辉2号’和无壳(裸仁)品系‘0516-2’为材料,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比较其种皮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有壳品种和无壳品系在授粉后10 d,种皮都明显分化出5层组织。在授粉后15 d开始出现差别:有壳品种下皮层层数增加,厚壁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壁加厚,颜色加深,随着种子的成熟,形成坚硬的外壳;而无壳品系在生长过程中下皮层、厚壁组织层和薄壁组织层增加不明显,发育后期各层组织表现出退化的趋势,最后变成一层薄的种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16个大白菜品种耐贮性研究表明,品种间耐贮性差异显著,有的品种适合短期贮藏,有的品种适合长期贮藏。大白菜耐贮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耐贮性与短缩茎长/短缩茎宽、短缩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05**,r=0.6835**),与中肋凹度呈显著正相关(r=0.4493*),与短缩茎宽呈显著负相关(r=-0.4489*);农艺性状与耐贮性的通径分析,短缩茎长对大白菜耐贮性的影响比较大,中肋凹度、短缩茎宽对大白菜耐贮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49.
遗传标记在植物上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地介绍了遗传标记的发展历程 ,并就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做一简单叙述 ,并比较了常用分子标记之间的优缺点 ,为更好地利用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还增加了新兴的分子标记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 ) ,和 ACGM标记 (Amplified ConsensusSequence Genetic Marker,扩增共有遗传标记 )。最后 ,对分子标记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为了进一步提升南瓜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两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提取工艺中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磺基水杨酸浓度等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确定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0℃,磺基水杨酸浓度为1%,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30,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南瓜中这两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含量分别为96.48mg·100g-1和162.60mg·100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