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卡松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 ,测定了 1.5 %卡松水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 1.5 %卡松对供试苹果炭疽病菌菌株GC 1、GC 2的EC50 分别为 1.1665和 1.4941mg/L ,表明卡松对苹果炭疽病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加工番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构建的加工番茄核心种质,从3 026份自交系中选择了代表50年育种历程的615份,分别利用16个表型性状和81个(13对SSR、24对In Del、44个SNP)不同类型的多态性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表型还是基因型数据,供试自交系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分为两大群。其中表型聚类包括7个亚群,基因型聚类包括6个亚群。综合分析表型和基因型聚类结果,发现大多数早期(2010年以前)育成的自交系聚为一类,近年(2010年以后)育成的自交系不同程度地分布在两类中,说明近年育成的自交系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在不同类型标记中,SNP在亚群中呈现更好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多态性信息量均明显高于SSR和In Del。  相似文献   
123.
用SAM法分离谷子SSR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将SAM(选择扩增微卫星)法用于谷子SSR位点的分离,共获得163个含有SSR序列的克隆,其中unique SSR 106个,占所有SSR序列的65%,60个SSR序列的3′端成功设计特异引物,占unique SSR的56%。这60个SSR序列中,55个为完整型重复;5个为复合型重复,由2种不同的重复单元组成,没有发现不完整重复类型。同时讨论了SAM法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如接头连接、核苷酸选择策略、特异引物设计原则,及该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获得SSR重复次数少、一端侧翼序列缺失对扩增多态性的消极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4.
黄翅菜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1为害特点 黄翅菜叶蜂在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造成为害.雌成虫产卵于叶片组织内,使叶片出现瘤状突起,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尤以子叶造成的害状最为严重.同时雌成虫的产卵器刺伤叶片组织和幼虫孵化时咬破的孵化孔,为病菌的感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5.
以来自粟不同生态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22份优异种质进行对白发病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Schrot.〕20个生理小种68个菌株抗谱的测定,同时用各生态区菌株对本区粟品种进行抗性关系的研究,其中抗50%小种的品种有332、龙谷25变、张农12、大红袍、大同北郊、七月黄、大青苗、紫杆黄谷和西城白9个,具有广谱抗性而在本生态区亦表现抗病性强的品种有332、龙谷25变、张农12等,选出的广谱抗性品种将为粟抗白发病育种、优良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性机理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6.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茄子种间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 获得了茄子近缘野生种Solanum torvum、S. aethiopicum 与栽培种S.melongena (六叶茄, Dourga) 的种间体细胞融合四倍体再生植株。染色体检测表明该植株为四倍体(2n =4x = 48) , 荧光免疫检测证明为种间体细胞杂种, 青枯病抗性鉴定表明带有抗病基因, 田间生长表现为倾向野生亲本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127.
利用RAPD分析部分茄子品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茄子 (SolanummelongenaL .)在植物学上可分为3个变种 :圆茄、长茄和矮茄〔1〕。本研究借助RAPD技术 ,对不同地区茄子材料间亲缘关系进行鉴定 ,为茄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本试验共用 35份材料 ,其中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资源库内来自 14个省市的 30份材料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 5份材料。1.2 DNA提取 DNA提取参照Murray〔2〕和Saghai maroot〔3〕的方法。1.3 引物选择 均用Operon公司产 10bp随机引物 ,筛选…  相似文献   
128.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与掖478分别作为轮回亲本构建的双向BC3回交群体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玉米子粒淀粉、蛋白质、油分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玉米子粒的淀粉含量与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赖氨酸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9.
中国玉米品种改良及其种质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改良是实现我国玉米总产量持续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品种改良 提高单产水平,对我国玉米生产至关重要。就品种改良对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增加的贡献,我国玉米品种改良 进程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及我国玉米应用性基础种质的主要来源、现状和生产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最后,对我国玉米品种改良中的耐密性育种与营养高效育种、继续种质扩充的主要方式、建立高效玉米种 质评价和扩充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为玉米遗传育种提供一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0.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百粒重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旱胁迫对比试验,研究早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与抗旱性的相应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水对照相比,旱胁迫使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降低,百粒重变化不显著.受旱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的品种耐旱指数大.[结论]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密切,旱胁迫后单株粒数或单株粒重可作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