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除草剂对周麦28产量性状影响,结果表明:周麦28对专用除草剂的抗性具有遗传性,喷施专用除草剂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操作不当,易发生药害,除对硬草有抑制但不能死亡外,其他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对产量的影响较小。返青期、拔节期喷施金植·马灵或者金植·马灵+"大能",对小麦株高有一定影响,但产量均较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72.
根据枇杷在川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特点,将枇杷生长管理过程划分为终花—幼果期、果实膨大—转色期、果实成熟—夏梢生长期、花芽分化—秋梢萌发期、秋梢生长—开花期、盛花—幼果期共6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简单实用、易学易懂的栽培管理年历,以供川南地区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腐殖酸钾对粘质盐土盐分、Cl-、SO42-、Na+吸附和淋洗特性的影响,进行了5种腐殖酸钾添加量(0,0.6,1.2,1.8,2.4 g/kg,处理号依次为CK、T1、T2、T3、T4)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了咸、淡水淋洗后,腐殖酸钾添加量对土壤盐分、Cl-、SO42-、Na+含量及吸附、...  相似文献   
74.
对小麦种子包衣次日、包衣后第8天及第15天置床进行发芽试验,其芽率结果较为一致,砂床优于纸床。砂床试验包衣后第8天、第15天置床的试验持续时间较纸床缩短2~3d,且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整齐度明显优于纸床。  相似文献   
75.
76.
所谓高效精品畜牧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体现有计划产品经济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在注重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同时,重视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达到单位生产多、产品质量优,经济、社会、生态利益  相似文献   
77.
秸秆排水体的排水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排水体和PVC波纹管对滨海盐渍土的排水脱盐效果。结果表明,秸秆排水体和PVC波纹管排水的单位面积排水总量分别为0.012 8、0.014 7m3/m2,单位面积排盐总量分别为76.06、55.77g/m2,排水矿化度比埋管前分别下降46.26%、32.66%;0~100cm土壤剖面,各土层土壤脱盐率差异较大,秸秆排水体为34.32%~48.75%,PVC波纹管为30.33%~53.24%。1m土体中,秸秆排水体的土壤脱盐率比PVC波纹管低1.48%,但60~100cm土层秸秆排水体脱盐效果明显高于PVC管。秸秆排水体作为暗管排水材料,可加速土壤脱盐,排水脱盐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良盐碱土。  相似文献   
78.
水资源变化对小开河引黄灌区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通过农田水利体系把灌区范围沟通成为一个整体, 在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相互交叉融合作用下,使灌区生态系统有了良好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对小开河引黄灌区建设前后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分析,探讨了水资源对灌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及系统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建设和水资源条件的改善与控制,会增加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使生态经济系统日趋稳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79.
对赤霞珠葡萄品种进行不同时期疏穗、留取不同部位果穗处理 ,测定其生长、生理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 :花前疏穗新梢生长量较大 ,转色期疏穗果实总酚含量较多 ,疏穗后净光合速率降低 ,留上部果穗的含酸量较高  相似文献   
80.
天然草场在生产使用中,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在不增加人为措施的条件下,植物利用大自然的光、热、水和土壤等因素,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每年有一部分枯枝落叶腐烂后,营养物质还原土地,形成了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然而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由于人们生产频繁,向草原要的多,还回的少,加上自然的旱、涝、盐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出现了沙化、碱化、退化现象,草原和生态平衡遭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