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67篇
  60篇
综合类   1128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877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0年   8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对翁牛特旗多年来草原生产现状及草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了具体的论述。制定了今后如何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拓宽了开发思路和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22.
用剩余初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是近年来奶牛业中的新课题之一。本文通过1986—1987年的犊牛饲养试验,对犊牛的饲料采食量、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初乳培育的犊牛与用常乳培育的犊牛相比:(1)耗奶少培育成本低,每头犊牛节约鲜奶415公斤,节省饲料费233.15元。(2)生长发育良好,尤其早期补喂犊牛料,促进了瘤胃的提早发育。(3)抵抗力强、发病率低,成活率高。(4)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3.
在右旗巴彦他拉苏木丘陵干草原草场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研究方法,将草畜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强化养畜业各个环节,给牧户建立适应商品生产的畜群结构,其商品率与86年相比提高2.15倍,畜牧业产值增长5.3倍,投产比为1:2.85,人均收入提高3.7倍,人工草地建立,采用一年生粮食作物与多年生牧草复盖播种,解决了当年清种牧草效益低,群众对种草积极性不高的关键问题,饲草产投比为4.2:1,光能利用率与封闭的天然草场相比提高3.8倍。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犊牛开食料等饲养管理达到犊牛所需的标准,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指标,3个月龄时体重均能达NRC饲养标准。在整个试验期呼市地区早期断奶犊牛平均增重为64.05kg,日增重为703.85g,而锡盟东乌旗犊牛平均增重为57.50kg,日增重为631.87g。体高、体长、胸围、十字部高等体尺指标呼市地区犊牛均高于锡盟东乌旗犊牛,而腹围呼市地区略低于锡盟东乌旗犊牛。干物质的进食量,气候条件差的地区有高于相对暖和地区犊牛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26.
梨木虱是香梨生产上危害最重、防治最难的害虫。我们多年以来对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防治药剂进行了多点观察、调查与试验,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7.
1.1先天因素如幼稚病、生殖器官畸形、雌雄间性、异性孪生、种间杂交、近亲繁殖等。  相似文献   
28.
2004年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推广大棚西瓜复种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模式,大棚冬春茬西瓜元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移栽,5月底上市;番茄6月初播种育苗,7月上旬移苗,国庆节前后上市,两茬作物经济效益显。现将该模式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为了调查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危害状况,并筛选灭草剂的最佳剂量,试验采用7种不同剂量(100m2的用药量分别为2.5,5.0,7.5,10.0,12.5,15.0,17.5mL)的GF-871(迈士通)对小花棘豆进行灭除试验。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布面积为12.3万hm~2,严重危害面积为1.5万hm~2,主要危害羊和马。施药15d后,第3~7处理区小花棘豆叶片均有不同程度发黄现象;施药45d后,第3~7处理区小花棘豆全部枯死,其他牧草无明显变化。说明迈士通对小花棘豆最佳灭除剂量为每100m27.5mL。  相似文献   
30.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