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通过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工艺研究,首先对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溶剂进行考察,再对溶剂的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二氢杨梅素为主要指标,找出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最佳工艺。最后确定藤茶用7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3次,溶剂用量10,7,7倍,提取时间20,10,10min时,二氢杨梅素提取率可以达到83.4%。本提取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为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确定了条件,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藤茶提供最直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CO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干柴滩地区以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灌丛(GG)、丛内草甸(GC)和次生裸地(GL)的CO2释放速率进行了长期观测,并对年释放量作了初步估测.结果表明,GG,GC和GL CO2的释放速率在一年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季CO2释放量明显高于枯黄期,释放速率GG>GC>GL(P<0.01),且均表现为正排放.不同季节CO2释放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003年6月30日至2004年6月28日,高寒灌丛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量为4 293.63±955.75 g/m2,丛内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量为3 319.68±806.19 g/m2,裸地CO2的释放量为1 724.14±444.14 g/m2.CO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与土壤5 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33.
温室小型西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小型西瓜的试验数据,确 定有关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小型西瓜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生产 动态模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有效积温对叶面积指数LOGISTIC方程建立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同时 光合作用模型还引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既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又考 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此外,模型还考虑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确定了温室小型西瓜的 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干物质的系数CF。通过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有较强的 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4.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始祖,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身上蕴藏着高产优质、耐寒抗旱、抗病虫等基因[1]。野生稻资源中保存的栽培稻进化过程中丢失的优良基因,是栽培稻突破性育种的宝贵基因源。一个基因创造一个产业,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在分子生物技术的今天,谁掌握种质资源优势,谁就掌握未来农业的优势。“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  相似文献   
35.
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再生胚性愈伤组织和白化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  吴琴生 《作物学报》1993,19(6):520-522
从来自春大麦品种“如车”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中,挑选出适于悬浮培养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短期内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此系酶解后分离出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MS培养基上能够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将其直接转至分化培养基上获得结构紧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再生白化苗.  相似文献   
36.
基于遥感影像的吴起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86年和2003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RDAS IMAGINE 8.7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监督分类与机助屏幕解译相结合,获得了吴起县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图.监测结果表明,从1986~2003年,耕地面积由113 441.08 hm2下降到28 215.58 hm2,减少了75.13%;林地由21 988.57 hm2增加到139 454.70 hm2,增长了4.34倍;草地面积变化不大,维持在17万hm2,但覆盖度明显提高,高覆盖度草地由42 518.0 hm2增加到113 831.0 hm2;未利用的荒草地由69 591.0 hm2减少到36 523.3 hm2.  相似文献   
37.
吴琴  汪新苗 《现代农业》2007,(8):108-109
根据我国农业现存的状况来分析,农业水平还很落后。从现代农业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当务之急的。本文阐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应实施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8.
<正>在畜牧业中,猪的疾病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会从本质上影响到畜牧业发展。一旦猪的疾病发展成为传染性疾病或流行性疾病,一定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伴随着猪疾病疫情范围的不断扩大,最终会使畜牧业发展缓慢,更有甚者,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正因如此,猪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至关重要。想要做好猪疾病的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必须要对猪疾病的征兆和症状进行了解,而后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猪疾病的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及时治疗发病猪,避免出现猪疫情,  相似文献   
39.
作物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作物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在作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应用及最新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电融合的原理、方法及优点进行了描述。本文引用了国内外近期报道的具有良好农艺性状的体细胞杂种或胞质杂种的许多例证,并重点介绍了禾谷类粮食作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这些例证不仅具有育种应用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如何选择适宜的融合一脉冲参数、实现高频率异种融合的条件以及对杂种细胞有效的筛选方法等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0.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素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异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萝卜细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19及其保持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ZRs),玉米素前体(iPAs)及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所作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的IAA含量明显高于保持系,而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的GA含量却大大低于其保持系,其余3种激素:ZRs,iPAs及ABA的含量,在叶片中不育系低于保持系,而在花蕾中则不育系高于保持系,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但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