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腹痛、发热、血及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有自限性,数日后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胰腺出血坏死,伴发腹膜炎、休克等各种并  相似文献   
32.
<正>说起南方的水果,就不得不提到芒果,芒果肉质细腻,香甜可口且营养丰富,有着"热带果王"的美誉。事实上,芒果不仅生吃可口,用来做菜也风味独特,一次泰国之旅,让我品尝到了一道美味的芒果鸡柳。泰国地处热带,盛产水果,泰国菜中也多以水果为原料,比如世界闻名的泰式菠萝虾仁饭便是以菠萝为原料制作的泰国美食,为了品尝地道的泰国水果美食,在一家老字号的泰国餐厅,我点了一些知名的水果佳肴,  相似文献   
33.
猎豹直肠电刺激采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肠电刺激法对4只猎豹进行了精液采集,并对所得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采精刺激参数平均值为:电压0~16 V,频率30 Hz,波宽10 m s。平均采精量0.55 m l/次。比较发现,盐酸氯氨酮与舒泰混合麻醉是一种适合猎豹电刺激采精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4.
我从小就是个水果狂人,特别爱吃水果,梦想着能够吃遍天下所有的水果,现在看来有些不可能了,因为世界上美味的水果实在是太多了,这次到美国我就邂逅了一种叫做牛油果的奇特水果。牛油果学名鳄梨,是一种热带水果,果仁里含油量很高,果肉为黄绿色,肉质丝滑,味道有点像牛油,所以叫做牛油果。我与牛油果是在旅店里邂逅的,在旅店的客厅里摆着一盘奇怪的水果,外形  相似文献   
35.
徐春忠  段俊堂  姜传坤  吴昆  张琴 《野生动物》2013,34(1):14-15,56
为观察舒泰对大食蚁兽的麻醉效果,对2只大食蚁兽用舒泰进行了4次麻醉试验,在麻醉过程中用Cardell兽用监护仪对食蚁兽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采取无损伤连续动态监测,同时监测和记录麻醉过程中大食蚁兽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不同时段的生物反射以及镇静、镇痛、肌松效果。结果表明舒泰用量在2~2.5 mg/kg体重时对大食蚁兽安全、有效,麻醉效果确实。肌肉注射舒泰后诱导期为2~5 min,麻醉期16~35 min,恢复期142~280 min。结论:舒泰麻醉大食蚁兽其诱导期平稳、迅速,无兴奋表现,有较好的镇痛、麻醉、肌松作用,效果确实,且苏醒平稳、安全范围大,是适合于大食蚁兽全身麻醉、保定的理想药物,为国内大食蚁兽的麻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38.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一书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编著的,由高级农艺师朱今哲主笔,朴在九译成朝鲜文,水稻专家高呈祥写了序。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课题组的科技人员经过5年在全省大部分稻区通过试验、示范、开发推广应用,其经济效益远比直播和插秧为高,增产显著。比直播田增产20~40%,比手插秧增产10%,是一项新兴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其优点是通过简塑盘育秧,能争取时间提前育秧,能保证水稻生  相似文献   
39.
《谷子高产技术》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聂希安、牡丹江农科所吕邦民等同志共同编著的。省政府农业办公室写了前言,该书是省统一组织编写的农作物高产技术科普读物之一。已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40.
拱形塑料大棚风致干扰效应及风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群体布置的拱形塑料大棚(简称群棚)棚间存在风致干扰效应,为了探明群棚干扰效应并建立考虑干扰效应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采用经验证的数值风洞方法研究了拱形塑料大棚单棚及群棚模型在不同风向角、不同棚间距下的表面风压特性。结果表明:拱棚群体布置引发干扰效应并改变风压特性,该效应具体表现为放大效应(群棚外围区域)和遮挡效应(群棚中间区域);干扰效应受风向角及棚间距的影响较明显,整体随棚间距增大而减弱,并大致在10 m棚间距时趋于稳定。干扰效应整体削弱棚区风压通风能力,从利于风压通风角度提出了群棚园区规划布局建议,即棚身长轴方向宜与群棚所处地域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并适当增加棚间距。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根据干扰效应分区域给出了群棚(矢跨比=3:8)便于设计使用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处于群棚外围区域的拱棚,其风荷载体型系数具体为:当风向角为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面、中间棚顶、背风面、两侧山墙分别为+0.41、-0.78、-0.26、-0.48;当风向角为9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山墙、棚面分别为+0.36、-0.44。处于群棚中间区域的拱棚,其风荷载体型系数具体为:当风向角为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面、中间棚顶、背风面、两侧山墙分别为+0.30、-0.71、-0.26、-0.48;当风向角为9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山墙、棚面分别为+0.34、-0.35。研究结论:群体布置的拱形塑料大棚存在风致干扰效应,设计时宜考虑风致干扰效应引起的棚面风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