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植物病毒鉴定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物学、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PCR、NASH、FISH、ds-RNA、芯片检测等)方面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的特点、发展应用方向等。  相似文献   
72.
海南省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4年,对海南文昌、万宁、陵水、乐东以及儋州等地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海南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症状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斑驳花叶型、顶死型、黄化型和矮缩型,其中以斑驳花叶型发生最为普遍;不同种植区域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病情差异明显,其中文昌的黄灯笼辣椒病毒病发病最严重;遮荫和覆盖地膜能显著减轻辣椒病毒病危害.  相似文献   
73.
海南黄灯笼辣椒顶死病病原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30 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 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ISA测定中呈阳性反应;提取病毒分离物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CP基因675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2.1%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3%以上,而与亚组Ⅱ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77.3%,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80.7%.据此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归属于亚组Ⅰ.  相似文献   
74.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叶斑病在香蕉产区普遍发生,常见的叶斑病有褐缘灰斑病、煤纹病、灰纹病,其中褐缘灰斑病尤甚。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株产量减少,果实质量下降。一、症状1.褐缘灰斑病:叶片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淡褐色条纹,沿叶脉纵向扩展为圆形或长条斑,暗褐色至黑色。后期病斑周缘黑褐色,中央灰白色,长有稀疏灰色霉状物。病斑发生多时,全叶枯死。2.煤纹病:病斑多发生于叶片边缘,多呈短椭圆形、褐色,斑上轮纹较明显,病部在叶背面长出的霉状物,色泽较深。3.灰纹病:叶片感病初期为随圆形小斑,后扩展为两端略尖的长椭圆形大斑,中央…  相似文献   
75.
杀菌剂防治香蕉黑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验药剂30%爱苗乳油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荆800倍液和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效果较好,在叶片和果实上的防效均达70%以上.30%爱苗乳油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两处理的防效在80%以上;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在70%以下.生产上防治香蕉黑星病时,选用上述药剂进行轮换喷雾并结合套袋保果技术,可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76.
通过建立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行为,评估其可能存在的膳食风险。采用外标法定量,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7.7~13.9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在施药60天后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率大于99.6%。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35 mg,风险商值(RQ)为0.06,远远小于1,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77.
贮存蛋白是昆虫体内一类特异性蛋白质,幼虫或若虫期的脂肪体内合成,并释入血淋巴中。化蛹时经脂肪体摄取,在细胞中以蛋白颗粒形式贮藏,贮存蛋白对成虫的变态发育和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昆虫贮存蛋白分类和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储存库、参与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功能及其它功能,进一步分析了贮存蛋白的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78.
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和研究,鉴定出为害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为3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8种,细菌性病害2种,病毒性病害2种,线虫性病害1种,害虫10种,并说明各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9.
25%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郊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2 5 %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该药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2 5 %丙环唑乳油 5 0 0~ 10 0 0倍液 ,防治效果可达 77 31%~ 85 4 2 %。  相似文献   
80.
测定了40%益锄悬浮剂对玉米地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后苗前喷施40%益锄悬浮剂可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危害,药后20天、40天调查,3000~4500ml/hm2益锄对杂草株防效为88.2%~99.4%,鲜重防效为91.6%~94.9%,且对作物安全。收获时测产,各药剂处理区均有不同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1%~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