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改善人工播种甜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研究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全程机械化高产技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推广目的。  相似文献   
72.
水飞蓟软腐病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对该病研究的报导不多。通过对黑龙江省水飞蓟种植区的水飞蓟病害进行调查,发现该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经对水飞蓟软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工作,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与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标准菌株胡萝卜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1901)Borgey etal 1923)生长特性及致病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3.
以大豆幼根为材料,研究了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毒素对不同大豆抗性品种PAL、POD和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幼根用尖孢镰孢菌毒素处理后,抗病和感病品种的PAL、POD和PPO活性增加,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抗病品种出现酶峰时间晚,且活性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74.
试验以播种前2、3、4、6 d分别用甲基硫菌灵和硫酸链霉素对马铃薯种薯切薯后干拌、湿拌,以不拌种做对照,探讨干拌、湿拌以及拌种后间隔期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田间病薯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剂的不同拌种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干拌的拌种方式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38.05%,播种前2 d切薯并采用药剂干拌对减少田间病薯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5.
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和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木霉菌T-115D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试验,研究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能迅速占领大部分空间,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长,显微镜观察发现,木霉菌菌丝可缠绕和寄生早疫病菌菌丝;木霉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木霉菌T-115D发酵液稀释3倍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0.4%,发酵原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说明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拮抗机制包括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营养空间竞争和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76.
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范围为6~7,在pH值为6.5时,菌丝生长最快,链格孢菌落直径达59.3mm,黑孢霉菌落直径达83.3mm。在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连续振荡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最重。在供试的13种碳源中,链格孢菌在木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黑孢霉在葡萄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水稻谷粒褐变致病菌禾谷镰孢菌丝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7~8;全光照、连续振荡培养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以半乳糖、淀粉为较好,不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以硝酸铵、丙氨酸为较好.结论:从水稻褐变谷粒分离出禾谷镰孢菌研究其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褐变穗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黑龙江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采用Pot2-Rep-PCR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稻区49个稻瘟病菌菌株的DNA进行指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瘟病菌种群在DNA水平上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在20个遗传谱中第2个谱系为优势谱系,包含黑龙江省11个菌株,吉林省9个菌株,其他19个系谱的菌株数为1~10个不等。谱系3菌株既是黑龙江省菌株,又是黑龙江省特有的谱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稻瘟菌株遗传多样性程度(系谱数/菌株数)黑龙江省(7/23=0.304 3)、吉林省(11/26=0.423 0),吉林省稻瘟病菌的多样性要强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  相似文献   
79.
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包括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微生物代谢物的应用、抑病土和根系分泌物的利用、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生物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在20 世纪 60 年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 dera glycines)主要在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干旱少雨地区的盐碱地、沙壤土、壤土地块发生,局部大豆田发生较重,对产量影响较大。在东北部三江平原,多雨潮湿、低洼内涝地区、白浆土地块大豆田即使发生也比较轻,而且大部分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