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51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塞尼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最近新出现的可引起猪水泡样病变的单股小RNA病毒。为了解SVA的流行状况,采集对2016—2018年从我国辽宁等省份猪群的164份病料和2018年从我国福建等7省份35个屠宰场的458份组织混合样品和95份血清样品,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进行SVA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年的48份样品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4.6%。2017年的32份病料中,从5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1.9%;2018年的84份病料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19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2.6%。屠宰场组织样品中,从6个省份检出55份SVA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2.0%;血清样品中,从1个省份检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7.4%。结果表明,我国猪群SVA感染年份至少可追溯到2016年;SVA在我国流行面相对较广,且猪群中存在隐性带毒,因此须重视猪群的SVA监视和监测。  相似文献   
32.
猪细小病毒7群(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2016年首次从美国猪群发现和鉴定的新的猪细小病毒。为弄清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PPV-7,本文用PPV-7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10份猪流产胎儿和10份保育仔猪病料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1份保育仔猪样品的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常规PCR扩增出的246 bp特异性条带测序和分子遗传演化时发现,该序列与PPV-7参考毒株KU5637332和KY996757的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8.0%,表明该样品中含有PPV-7,进一步用PK-15细胞分离病毒,连续传代5次后PK-15细胞都没有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但其上清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都可以检测到该病毒。本研究结果证实我国猪群中存在PPV-7的感染,且检测到的PPV-7毒株能在PK15细胞中增殖。  相似文献   
33.
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作为大型药用真菌,由于其生长年限长且开发不合理,导致其资源短缺,而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菌丝体.本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杨树桑黄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杨树桑黄液体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杨树桑黄ST菌...  相似文献   
34.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之一,化脓隐秘杆菌是一种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国内目前没有关于二者混合感染猪的报道.本研究从陕西省某猪场发病仔猪肺脏中分离出两株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鉴定,确定病原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发...  相似文献   
35.
植物工厂以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优点,被应用于植物生产。但植物工厂栽培板存在清洗费力、清洗不彻底问题,制约植物工厂生产效率。对比研究设计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清洗的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确定最优参数为水射流靶距20~60cm,水射流锥角65°,水射流压力1000Pa,口径3.5mm的扇型喷嘴。仿真分析表明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可以达到有效清洗目的,为植物工厂清洗装置配套设计提供参考,有效提高植物工厂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6.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饮用咖啡,其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特性也备受关注。咖啡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物胺的变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综述生物胺的分类、毒理作用、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咖啡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并提及生物胺防治手段及其效果,为咖啡工艺的优化和咖啡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特点,选择4种(草地、柠条、杨树、蒿地)植被类型,采用SPSS软件分析各样地之间和同一样地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采用Canoco对微生物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植被类型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均呈降低趋势。蒿地中酶活性最高,草地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土层有机碳含量最高。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在杨树、柠条地块最高。(2)土壤养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相关,而土壤酶活性间存在极显著性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硝态氮之间都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性相关。(3)表层(0—10cm)土壤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多样性高。真菌第Ⅰ簇菌属与土壤pH值、硝态氮、铵态氮呈正相关,与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第Ⅱ簇菌属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pH值呈负相关关系;第Ⅰ簇与第Ⅱ,Ⅲ簇真菌群落间呈负相关关系。细菌与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不同植被类型影响土壤酶活性、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在植被建设过程中,宜种植蒿草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8.
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高温逆境会严重抑制马铃薯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论文通过分析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幼苗生长情况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马铃薯抗热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实验以闽薯1号为材料,高温胁迫处理马铃薯植株,观测胁迫条件下植株生长情况变化,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高温对植株的株型,叶片大小,长势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生理指标SO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与CAT则先下降后上升;MDA、O2-、H2O2、PRO含量都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幼苗体内活性氧的积累,膜质氧化加剧可能是导致马铃薯高温伤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加强支撑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平台创新效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支撑队伍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有效衔接科技资源与科技创新活动,是激发科技平台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保障。文章立足新时期科技平台支撑队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梳理和总结支撑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现状,探讨当前影响支撑队伍发展的制度障碍,提出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创新引人育人留人制度等加强支撑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的安全,但是在小麦栽种的过程中很多灾害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冻害就是小麦栽培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对于我国小麦收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基于此,针对小麦栽培冻害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避免冻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