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马尾松林冠下分别套种火力楠、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通过对各林分凋落物的研究表明,上述6个混交林群落及马尾松纯林的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变化在3988 0~9269 8kg·hm-2之间,而年凋落量范围为2853 0~7078 0kg·hm-2。基于对凋落量积累和分解速率的比较分析,可预测上述7个群落的凋落物周转时间依次为1 15、0 76、1 42、0 97、1 17、0 84及1 52a。对凋落物各组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枯枝的周转时间明显大于枯叶,且马尾松的枯叶和枯枝的周转时间分别相应大于与其混交的阔叶树。  相似文献   
62.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拉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系统调查,研究了拉氏栲分布、适生环境、栽培生物学特性、物候和生长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拉氏栲人工造林技术研究,筛选出可供林业生产上应用的拉氏栲人工林经营技术,在我国南方林区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UPLC-MS/MS法测定生咖啡中的赭曲霉毒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后,直接在BEH C18色谱柱上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分离,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赭曲霉毒素A的线性范围为5.0~200.0 ng/mL,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5μg/kg。4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84.3%~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35%。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成本低,适用于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相似文献   
65.
1、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指提高棚体标准,改进设计及配套装置.增加南北跨度不少于8m,若跨度为8m,脊高应为3.4m,后墙高度提到2.2m,使采光角为26°;南墙外挖防寒沟,增加北墙厚度为1~2米;采用无滴、防尘、防裂、防辐射且保温性好的聚氯乙烯无滴膜,改竹竿压膜为膜线压膜,用塑料胶带补膜;有条件的主张建“四位一体”生态棚,棚内建沼气池,利用光源储备沼气以备阴雨天及早晚补充光源,并可生产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66.
油菜是重庆市黔江区重要的油料作物。文章介绍黔江区油菜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油菜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7.
68.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栽植、冬前管理、春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油菜的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禾本科牧草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刘春华  苏加楷 《中国草地》1992,(6):12-17,22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