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一、种薯的特性 马铃薯一般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块茎是生长在土壤中的缩短了的茎,它的作用在于贮存养分、繁殖后代.茎与根的明显区别是茎上有芽,而根上没有固定芽,只能产生不定芽.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多少和芽眼深浅是鉴别品种的主要标志.块茎上每个芽眼通常由1个主芽和2个副芽组成.块茎通过休眠期后,顶芽的主芽先生长,而后侧芽的主芽相继发出.主芽受损后副芽可取而代之,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72.
一、揭膜或破膜 播种后约1个月左右,幼苗开始出土,应根据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揭膜出苗或破膜引苗.  相似文献   
73.
2000~2009年世界马铃薯生产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对2000~2009年全球及各洲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以及生产价格等方面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2009年,全球马铃薯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欧洲面积下降最多,种植大国中国、俄罗斯及印度的播种面积占世界的45%左右;五大洲马铃薯单产最高是大洋洲,其次是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单产高的国家荷兰、美国、法国及德国等达40 t/hm2以上;过去10年世界马铃薯总产变化不大,但亚洲与欧洲总产排名发生变化,亚洲由总产第二上升到第一,欧洲总产降至第二,其它各洲总产排名依次为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中国总产最高,其次是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世界马铃薯生产价格主要在100~300美元/t波动,且生产价格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4.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栽培种生姜的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并对获得的生姜组培苗进行了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生姜幼苗增殖诱导分化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在此培养基上可实现生姜幼苗增殖与生根的同步培养以及一步炼苗与移栽,增殖倍数达到3.00;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生姜炼苗移栽4种栽培基质中以椰糠和蛭石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草炭和棉籽壳的成活率很低,其中蛭石移栽的生姜幼苗较椰糠移栽的幼苗植株生长更健壮,根系发达且不定根较多,叶片黄化较轻;生姜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发现均不含CMV和TMV这2种病毒,组培苗可用作当地栽培种生姜的无毒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75.
湖南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收集自湖南的6个山药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与干物质含量的观测。结果表明:桃江白山药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中等;衡山白山药生长势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低;桃江紫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高;攸县白山药生长势中等,产量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攸县紫山药2号和攸县紫山药1号生长势弱,产量低,干物质含量较高。由此可见,白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高,而紫山药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综合评价,桃江白山药和桃江紫山药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76.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 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 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上在紫色土中较大,在石灰岩红壤中较小.  相似文献   
77.
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大西洋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1 400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5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合强度的增加,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升高,其CO2的饱和点约为2 000μmol/mol.在CO2的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78.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79.
大白菜种子萌发的逆温耐性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后,种子在萌发阶段对高温和低温的耐性变化,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10℃低温和35℃高温下萌发,种子活力显著下降。通过适度的低温预处理可提高种子在高温下萌发的活力,通过高温预处理也可以提高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植物对不同胁迫交叉适应现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80.
植物激素与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不同育性植物内源激素水平的差异,环境条件影响雄性育性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外源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雄性育性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植物激素与雄不育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