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黄维义  何波 《猪业科学》2002,19(10):2-6
提取我国广西、四川、黑龙江、甘肃等地及法国的片形吸虫的总DNA,用PCR扩增完整的ITS-2.对得到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sp 92Ⅱ,Rca I进行酶切和RFLP技术分析.并对ITS-2 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以便确定国内片形吸虫种内及种间ITS-2的特点和序列变异的水平.结果显示:广西、四川、黑龙江、法国等地的样品通过PCR均扩增到约550 bp的ITS-2目标片段.Hsp92Ⅱ,Rcal可区别不同种的片形吸虫.对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片形吸虫ITS-2全长均为362 bp,同种内ITS-2序列无变异,不同种间ITS-2序列存在5~6个碱基差异,变异率约为2.8%.对各地区片形吸虫ITS-2的PCR RFLP分析与对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一致证明,来自四川的样品和法国样品同属肝片形吸虫F.hepattca;广西样品属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黑龙江的样品为中间型片形吸虫.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我国除有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外,还存在中间型的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32.
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7~1978年间,在广西北部和中部地区,调查了11个县13个公社的部分山区、平原稻田蜘蛛种类。经鉴定,有11科28种,其中分布普遍数量较多的有球腹蛛科的八斑球腹蛛;微蛛科的食虫瘤胸蛛和草间小黑蛛;狼蛛科的拟水狼蛛和稻田狼蛛(拟环纹狼蛛);长脚蛛科的日本长脚蛛等六种。这些初步被定为优势种。文中揭示了早稻和晚稻两类生态系中的蜘蛛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化的差异。早稻前期和中期以微蛛科种群为主,后期以八斑球腹蛛为主;晚稻前期是微蛛和八斑球腹蛛种群为主,两者比数相当,后期以八斑球腹蛛种群占优势。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混合种群数量在早稻和晚稻后期达到最高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其与稻飞虱、稻叶蝉数量消长的相互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颇大,其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和季节性农事操作的变更是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试验表明,稻田生态系蜘蛛种群对叶蝉、飞虱有明显控制作用,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应注意保护这一类天敌。  相似文献   
33.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的深部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所致脑深部小软化灶。CT上其最大直径一般不超过20mm。随着CT的临床应用,腔隙性脑梗塞已成为脑血管疾病急诊就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收集自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间来急诊科就诊并经CT证实的胜队性脑梗塞病人126例。将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76例,女50例,年龄30~81岁,平均59.3岁,其中50岁以下19例,50~60岁32例,60~70岁47例,70~81岁28例。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82例,高血脂病史50例,糖尿病史周例,缺血性心脏病史16例。1·2临床…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一种新兴的肥料,生物菌肥料通过内含生物菌的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活化氮、磷、钾和某些元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的抗病作用,对农林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结合生物菌肥在农林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研究现状,提出生物菌肥在油茶种植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5.
建设发展烟叶综合服务专业组织是解决烟区劳力不足、用工成本高等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和烟农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发挥积极效能、提升综合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方向,通过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烟叶综合服务社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6.
沙田柚多倍体基因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田柚性状优良却多核,通过多倍体选育获得无核或少核品种具有很高的价值.本研究运用AFLP技术分析沙田柚多倍体基因组的变化,以期为多倍化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多倍体沙田柚基因组存在大量片段的丢失,也有许多新的酶切位点出现,变异率在21 %~29 %之间.其中多个位点同时发生了相同变异,暗示着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而这些变异与哪些表观遗传变异直接相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进行了不同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山花7号在思南县凉水井镇种植产量分别为5 112.26 Kg/hm2、5 337.60 kg/hm2,比当地花生(CK)分别增产78.49%、86.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世界上蜱类3科18属899种,中国有2科10属117种,新疆至少有2科10属45种,占全国蜱种类的1/3之多,分布也极其广泛。蜱直接危害和传播多种病原,且一些病原可经卵垂直传播,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图兰扇头蜱是新疆南部荒漠及半荒漠地区常见种和优势种。确定新疆南部图兰扇头蜱及其卵是否携带立克次体,对该蜱及其传播立克次体病的防控意义重大。【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新疆南部阿拉尔市某羊场收集的饱血雌性扇头蜱,置于一定湿度和一定温度的环境中产卵,随机取5个独立的卵样品及其对应的5只雌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雌蜱及其卵分别处理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蜱12S r RNA基因和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利用BLAST在线平台和多个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5只雌蜱12S r RNA基因PCR扩增全部阳性,测序获得的4段蜱12S r 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Blast分析与Gen Bank数据库中图兰扇头蜱12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且高相似性前五基因序列均为图兰扇头蜱,其中包括来自新疆绵羊的图兰扇头蜱;本研究蜱12S r RNA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MG744514,与来自于Gen Bank数据库图兰扇头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边缘革蜱、草原革蜱、长角血蜱、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全沟硬蜱及外围群尘螨的22个12S r R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显示,研究所获得的蜱12S r RNA基因序列与图兰扇头蜱进化关系最近,聚在同一个小分支;确定了该扇头蜱为图兰扇头蜱。5只产卵后的雌蜱和相应蜱所产的全部卵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PCR扩增,有1只蜱和其产的卵样品阳性,蜱携带率为20%;雌蜱及其卵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Blast分析与Gen Bank数据库中Rickettsia raoultii 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且高相似性前五基因序列为4个Rickettsia raoultii和1个Rickettsia sp.,其中包括来自新疆2011年的亚洲璃眼蜱和草原革蜱的立克次体;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MG744513,与来自于Gen Bank数据库的37个24种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显示,研究获得的立克次体16S r RNA基因序列与Rickettsia raoultii进化关系最近,聚在同一个小分支,与其他15种立克次体同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确定了本研究图兰扇头蜱及其卵均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raoultii。【结论】首次发现图兰扇头蜱及其卵携带R.raoultii。  相似文献   
39.
旨在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璃眼蜱属的蜱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分布情况。采集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通过形态学鉴定将璃眼蜱属蜱作为样本,通过12SrDNA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13个采样点共559只璃眼蜱属蜱,鉴定为3种,分别为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40.
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情况和体育舞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全面分析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完善体育舞蹈在高校发展的机制,为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进一步推动体育舞蹈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