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814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413篇
  341篇
综合类   3567篇
农作物   542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1987篇
园艺   588篇
植物保护   22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活性氧对植物防卫信号传导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植物-病原菌(真菌、细菌、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不亲和病原菌所导致的植物入动防卫反应-过敏反应的早期,发现有大量活性氧产生(氧化突发),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这些活性氧被认为有可能通过启动或参与植物细胞脂质过氧化,细胞壁木质化和蛋白质聚合;直接杀死病原菌;作为信号介导植保素合成等而直接介入或启动植物过敏性反应。现初步认为“氧化突发”可能是细胞水平上植物对村病原菌侵染的第  相似文献   
992.
我省近年小麦面积约300万亩,其中薯麦制小麦达150万亩以上。全省小麦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而薯麦制小麦不到100公斤,是各种栽培制度中最低的。为弄清薯麦制小麦的低产原因,我们于1984~1986年连续三年对我省薯麦制小麦面积最大的县——新化县的小麦生产进行了调查,本文以这个调查为基础,就薯麦制小麦的低产原因开展讨论。 一、穗数太少  相似文献   
993.
遵义县松林镇饲养山羊主要采用放牧饲养,越冬饲草短缺,育肥期较长,制约着山羊生产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养羊,我们采用玉米秸秆微贮饲料饲养山羊,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山羊育肥越冬饲料不足开辟了饲料来源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4.
附子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pla)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来,对为害崇明中草药附的北方根结线虫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描述;对其年发生世代、发生量、寄主及在不同茬口为害情况和田间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虫在附子一个生长季中有3个幼虫侵染高峰,其初侵染发生在附子栽后的10-25d,11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侵染高峰,第二、三代侵染高峰分别为次年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此时侵染密度可达71-125条/克根。附子被害减产20%-30%。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95.
996.
在本研究第Ⅰ报的基础上,本文对45个小麦品种的穗部持水量与抗病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形态特征与穗部持水量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小麦品种形态对抗赤霉病性的作用是通过影响穗部湿度实现的,品种间抗性差异可以从穗部湿度差异找到原因。因而,凡影响穗部湿度的形态特征,都影响品种的抗赤霉病性。  相似文献   
997.
夏季高温给养鸡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受到重视,如何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外部环境,从而降低热应激对鸡的影响,是生产者所关心的热点。笔者从事养禽技术工作多年,摸索采用了一些改善环境温度的措施,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改善鸡舍外围小气候 1.1 合理选择场址 外界环境温度上升主要是由于空气吸收下垫面(土地、水面等)辐射热所至,一般水面,植被生长好的地方潮湿,其热辐射比干燥裸露土要少,从而环境温度相对低些。据此,鸡场舍选址应首先考虑周围有水域、稻田或草地、茶果园、树林的地方,并在建筑工时尽量不要损坏树木、草地等,以给鸡群提供一个凉爽的舍外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动物和禽类的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1782年法国的Chabert 和 Mailet(1836)首先对禽霍乱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禽露乱(Fowl cholera)这一名称。1878年 Bollinger 首次报导了由本病引起的牛及野兽的致命性的疾病。Rivolta(1877)、Perirmata(1879)、Tomssaint(1879)、Pasteur(1880)、Davaine(1880)、Gaffky(1881)、Loeffer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一种应用空气调节设备、照明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建成的小型人工气候室.该设备采用箱室合一的结构,空调性能较好,室内光、温、湿分布较均匀,经济耐用而又便于管理和维修;应用微机计算温、湿度曲线变化的斜率,实现任意温、湿度曲线变化的模拟;以镝灯加电子节能灯为光源,达到较高的照度和降低能耗.其性能和准确度基本能满足农业和农业气象教学实验和科学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花儿为王的是牡丹,花中最香的是玫瑰。 然而,你是否看见过沙海中的牡丹花,诱人的紫红色的花?可我见到了! 她怒放在沙漠中,生长在没有雨水的地方,站立在沙海的酷热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