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9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603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308篇
基础科学   247篇
  620篇
综合类   3358篇
农作物   515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911篇
园艺   535篇
植物保护   25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自1991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 Ed-wards)入侵山西省临汾市以来,黄胸鼠的分布区域现已扩展到运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太原市等地区。对黄胸鼠入侵山西省后的分布特征、栖息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胸鼠极有可能进一步成为山西省的主要家栖鼠,对其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青海胡麻新品种选引及适宜播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引进胡麻品种(系)的产量在总体上都比作为对照的青海当地品种的产量高;晋亚8号、97047和陇亚9号是表现最好的3个品种,其适宜播种量为375~450万粒/hm2,具体为:晋亚8号和97047为375~450万粒/hm2,陇亚9号为375万粒/hm2左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与常规施肥对设施番茄农学特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京郊设施番茄为对象,研究包膜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根系分布,果实产量、品质,根层土壤(0-30 cm)无机氮动态和收获后残留硝态氮的影响。【结果】番茄产量为84.1-90.8 t•hm-2,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控释肥处理(CN270)明显降低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并提高了糖酸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N450),控释肥处理(CN270)减施氮肥40%后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均没有降低,叶片面积有增加趋势并在第三穗果膨大期明显增加。番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内,根长密度值为0.39-1.75 cm•cm-3。CN270与N450处理根长密度值接近,均明显高于常规减量施肥处理(N270)。在整个果实膨大期间,CN270处理的表层土壤中(0-30 cm)无机氮含量为643-796 kg•hm-2,形成了充足的氮素供应;收获后,CN270处理的硝态氮主要残留在表层土壤中,减少了NO3--N向下层的淋洗。【结论】与常规处理的多次施肥相比,控释肥处理在氮肥减量40%后番茄产量没有降低,并且改善了果实品质,促进了根系生长,减小了NO3--N的淋洗。因此,控释肥和普通肥料混配基施是设施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一种有效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以脱脂蝇蛆粉为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基础成分,采用胶囊法配制人工饲料饲养大草蛉幼虫,获得幼虫存活率96.7%,羽化率65.5%,幼虫发育历期13.7±0.5d,蛹重20.08±1.59mg.对优化配方饲养的大草蛉3龄幼虫中肠蛋白酶、海藻糖酶和脂肪酶三种消化酶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人工饲料组的蛋白酶活力比饲喂蚜虫对照组高3.88倍;海藻糖酶活力高出比例为0.65;脂肪酶活力相差比例为0.46.说明该人工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过高,而脂类含量则有所欠缺.测定结果为今后的饲料配方进一步改进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茶树在干旱条件下的mRNA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PEG-6000对福鼎大白茶无性系扦插苗进行模拟干旱处理,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干旱与正常浇水对照的mRNA差异表达,发现1个在干旱条件下减量表达片段N3-5。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表明,N3-5与茶树无性系Sajin茶叶色突变基因组序列标签S31.B15(Accession:DQ443473.1)有75%的同源性。根据序列相似同源基因的功能推测,该片段可能与茶树的抗旱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在水温29.2~30.4℃、盐度30~32条件下,进行了敌百虫、甲醛、聚维酮碘、硫酸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5种常用渔药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5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91、54.99、17.10、23.88、1.77 mg.L-1。点篮子鱼对5种药物敏感度的大小顺序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聚维酮碘>硫酸锌>甲醛。  相似文献   
997.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3-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5个断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Cu、Zn、Pb、Cr、Fe和Mn均值分别为28.90、72.73、23.58、20.70、35.58×103和517.14 mg/k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99,污染等级处于警戒级.小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以高阳站点较低,黄石站点较高,且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随高程升高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时间分布上以3月和7月各重金属均值含量较高.与2009年相比,2010年消落区土壤重金属Fe、Mn和Zn含量有所降低,Cu和Pb含量有所增高.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5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Fe、Mn与其他重金属相关性显著(P<0.05或P<0.01),而Cu和Pb也显著相关(P<0.01),Cr与Fe、Mn之外的重金属的相关性都较弱,初步推断Fe、Mn和Zn属于“自然因子”类别元素,Cu和Pb属于“污染因子”类别元素.  相似文献   
998.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分4次对三峡库区26条支流及长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采集浮游甲壳类的定量和定性标本,共计152个采样点.结果表明,4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枝角类34种,桡足类16种.浮游甲壳类以常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均为长江流域常见种.三峡库区浮游甲壳类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纵向分布特征,春季的现存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冬季,相同支流上游的现存量和种类一般低于回水区.  相似文献   
999.
饥饿胁迫对杂交鳢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5.8 ~ 30.0℃,将初始体重91.6~ 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重的损失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饥饿至第9周时达(20.32±2.16)%;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脂体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饥饿0~7周,杂交鳢全鱼水分含量逐步上升,饥饿开始时为68.26%,至第7周时达72.51%;灰分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脂肪、蛋白质和比能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脂肪含量和比能值下降较为明显,饥饿至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2.46%和22.56%;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不明显,饥饿5~7周内显著下降(P<0.05).判断杂交鳢在整个饥饿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我省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在飞防区防治前后随机采取昆虫样本,以研究飞防喷药对昆虫及其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t+病毒、灭幼脲、苦参碱.烟碱乳油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的各试验区内,调查发现飞机喷药防治前后各试验区出现的优势类群均为蜘蛛、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灭幼脲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Bt+病毒和苦参碱.烟碱乳油飞防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