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109篇
  253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71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ubiquitously exists in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ganisms, and catalyzes the interconversion from oxaloacetate to malate. Cytosolic NAD-dependent MDH gene (cyMDH) encodes a key enzyme crucial for malic acid synthesis in the cytosol which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characterized in plants. In this study, a full-length cDNA of cyMDH was isolated from apple fruits with RT-PCR as well as 3′ and 5′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and designated as Mal-cyMDH (GenBank accession No. DQ221207). It contained a 996-bp ORF and its sequence analysis shows a high similarity to other plant cyMDHs.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the cyMDH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the same group and it was likely to represent the original MDH. A roughly 37-kDa fused protein was obtained by the recombinant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its enzyme activity assay showed that it mainly catalyzed oxaloacetate to malate. It wa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enzyme activity of cyMDH exhibited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and low-acid apple germplasm.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08, 35(2): 181–188 [译自: 园艺学报]  相似文献   
992.
福帅得和科佳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日本石原产业出品的2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福帅得悬浮剂和10%科佳悬浮剂均能较好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中50%福帅得悬浮剂施用效果最佳,在7d、14d和21d防效分别为80.4%、80%、78%,增产率达34.8%,其次为10%科佳悬浮剂,在7d、14d和21d防效分别为79.7%、79.6%、76.1%,增产率达34.8%。  相似文献   
993.
陕西省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栽培试验、高产示范试验及全国联合鉴定试验以及品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新品种陕253属半冬性,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成熟早,落黄好;对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主要小麦病害有中等以上抗性,适应性广;面筋含量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等优良的品质特征。在试验条件下,籽粒产量水平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陕229持平或略高,高于小偃6号、陕麦150、小偃54、高优503、陕优225等优质品种,在中上生产条件下易于达到6750 kg/hm2以上,具有7500 kg/hm2以上高产潜力,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新时期我国稻米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2004年稻米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我国稻米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黄皮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芸香科柑桔亚科黄皮族黄皮属 (ClausenaBurm .f.)植物 ,有 30余个种 ,其中 1 1个种原产中国[1 ] 。黄皮 (Clausenalansium (Lour.)Skeels)为中国种 ,果实可食 ,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有商业栽培。几十年来 ,研究者都认为黄皮属植物及其它柑桔近缘属植物和大多数柑桔属植物一样 ,为二倍体[2 ] 。但是近来 ,国外对假黄皮 (Clausenaex cavataBurm .f.)这个种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表明其为四倍体[3] 。作者在进行黄皮优良品种鸡心黄皮(Cl.lansium (Lour.)…  相似文献   
996.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 XbaI 2.0 kb片段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基因组DNA XbaI2.0kb片段的核苷酸全序列,该片段包括三个完整的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即ORF1、ORF2、ORF3及一个不完整的读码框内氨基酸有18%相同;ORF2长570个核苷酸,可编码18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1.64kD  相似文献   
997.
气吸式水稻播种机泥浆铺土装置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泥浆铺土方法实现秧盘连续铺浆的机理,设计了泥浆铺土装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泥浆铺土方法,能简化播种工序,改善作业环境,提高根系土坨硬度,为实现机械抛秧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大棚黄瓜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长春密刺黄瓜为试材,对大棚黄瓜的光合作用规律进行了探讨。大棚黄瓜存在的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中午叶温升高,大气湿度下降造成气孔导度下降是形成光合“休午”的外部原因。温度和光量子通道密度明显影响黄瓜的光合作用,其中光合适温为28~35℃光饱和点为1800μmol.m^-2.s^-1,补偿点为45.776μmol.m^-2.s^-1老叶的光饱和点补偿点均比健壮叶片低。适当提高白天棚温度,尽量增加加  相似文献   
999.
辣椒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系统测定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12-14μmolCO2.m^-2、s^-1之间,部分品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叶位间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幼叶净光合净速率较高,老叶净光合速率较低,健壮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在10:00之后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量子通量密度明显影响辣椒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早籼20号是采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1个迟熟偏早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籼新品种。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示范表现等进行了叙述。并对湖南省水稻诱变育种的新进展、育种目标及选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