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1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1092篇
林业   1102篇
农学   875篇
基础科学   698篇
  1345篇
综合类   6681篇
农作物   893篇
水产渔业   655篇
畜牧兽医   2455篇
园艺   1155篇
植物保护   56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707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732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288篇
  2011年   1351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新优选蕉柑是从新1号蕉柑芽变单株中选育出来的蕉柑新品种。在潮汕地区经过多年对其后代进行多点区域性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表明新优选蕉柑的枝梢较粗且长,叶片和花较大,果实明显增大,单果增大29 g左右;花量相对较少,着果率较高,丰产稳产性能更好,物候期和结果习性等与新1号蕉柑相近。新优选蕉柑是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柑桔新品种,已经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52.
1-MCP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对‘富士'苹果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士'苹果进行1-MCP(1-甲基环丙烯)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贮藏保鲜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室温对照、室温+1-MCP、室温+膜袋、冷藏对照、冷藏+1-MCP、冷藏+膜袋.结果表明:(1)膜袋处理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而1-MCP(1 000 nl/L,下同)不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各处理中,冷藏+膜袋贮期最长,室温+1-MCP贮期最短.(2)室温(18℃)贮藏条件下,1-MCP及膜袋对'富士'苹果贮藏期间的硬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冷藏(5℃)条件下,1-McP处理的'富士'苹果贮藏181 d时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及膜袋.(3)室温贮藏22 d时,1-MCP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显著高于膜袋,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冷藏181 d时,1-MCP及膜袋处理果的TSS和对照无显著差异.(4)室温耦合条件下1-MCP处理加速了贮藏期间'富士'苹果的腐烂,使商品果率迅速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无论室温还是冷藏贮果,膜袋处理效果都最好.  相似文献   
953.
棕榈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其造景艺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棕榈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园林美学特征入手对其造景功能、景观构成等进行探讨,认为棕榈植物的造景艺术要把握本身固有的自然整形、质感特有性和鲜明的个性,即充分利用其高度自然整形的园林特征,运用对比为主的手法,考虑质感的差异,表现羽状类型植株的幽雅清奇,掌状类型植株的雄浑劲健以及棕榈植物群体的韵律美.  相似文献   
954.
论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庆国  彭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33-10134
从我国农民收入的新变化入手,深入解读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出了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探索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55.
菜籽饼肥不同用量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菜籽饼肥不同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5%熟饼肥 75%复合肥的处理烤烟产量、产值最高,在施用饼肥纯N占25%以上时,随着饼肥用量的增加,烤烟产量、产值呈下降态势。饼肥用量相同时,腐熟饼肥产量、产值高于生饼肥。25%熟饼肥 75%复合肥处理的烟叶内在化学品质协调性较好,单施复合肥或单施菜籽饼肥(包括生饼和熟饼肥)都不利于烟叶内在化学品质的协调。  相似文献   
956.
应用扫描电镜对咸阳市区黄土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市区黄土的微结构特征在平面上随地形地貌不同而异,在剖面上随土层及深度不同而变化。在同一剖面上,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的微结构差异最为明显,黄土层以支架大孔一镶嵌微孔半胶结式结构为主,古土壤以絮凝一凝块胶结式结构为主。在地貌单元上,渭河三级阶地、二级阶地黄土微结构较为疏松,主要为支架大孔一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一级阶地黄土微结构较为致密,主要为镶嵌微孔胶结式结构和絮凝胶结式结构。黄土微结构特征沿黄土剖面垂直方向上及沿地貌单元平面上的变化,主要是受黄土堆积环境、成土环境及埋藏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7.
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最主要的供水来源,被称为是“天府之国”生命的源泉。但是,岷江上游的水资源面临着总体水量减少,洪水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在分析岷江上游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法,试图解决岷江上游水资源的问题,为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8.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该区修建水利工程,泥石流是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泥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关系,探讨了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程区泥石流沟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泥石流沟流域面积集中于1~5 km2,主沟长度以1~3 km居多,相对高差大多小于1 500 m;70.9%的沟谷坡度为10~30°,88.3%的沟床比降在0.1~0.5之间;泥石流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受地质构造和地震的制约,受地层岩性的影响, 表现出区域分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9.
纳米TiO2光半导体材料防治植物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TiO2光半导体材料是一种具有抗菌与环境净化功能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试验首次探索了将其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可能性.在黄瓜霜霉病防治研究的栽培试验中发现,喷施纳米TiO2光半导体溶胶材料可以显著地降低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减少叶片病斑数量与病斑面积.试验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其对黄瓜霜霉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为以纳米TiO2光半导体溶胶材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植物抗菌剂与保护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施氮360 kg?hm?2(T1)、施氮720 kg?hm?2(T2)处理下茶园土壤无机氮、p H、各形态氟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春、夏、秋茶树新梢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氟含量,探讨茶园施氮对土壤和茶树新梢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施氮后短期内(20~30 d)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态氟和铁锰结合态氟含量降低;长期(45~50 d)土壤水溶态氟含量的降低作用减弱,土壤交换态氟和铁锰结合态的含量增加;在试验结束时(164 d),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0~20 cm土壤各形态氟含量降低,T2处理0~20 cm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增加。2)0~20 cm茶园土壤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与NH4+-N分别呈极显著负、正相关(P0.01),20~40 cm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与NO3?-N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P0.01)。土壤p H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他3种形态氟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铁锰结合态氟与交换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水溶态氟均无显著相关性。3)春茶前后施氮可以降低春、夏、秋茶树新梢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氟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T1处理新梢氟含量的降低值为夏茶(25.15~27.95 mg?kg?1)秋茶(21.06~24.31 mg?kg?1)春茶(18.58~21.03 mg?kg?1),T2处理的降低值为秋茶(18.64~22.34 mg?kg?1)夏茶(7.79~14.14 mg?kg?1)春茶(3.52~7.30 mg?kg?1)。春、夏、秋茶树新梢氟含量主要受0~20 cm土壤无机氮和20~40 cm土壤p H的影响。因此推测施氮通过影响茶树根系氟的吸收和氟在叶片中的累积过程调控茶树新梢氟含量,该研究成果为合理利用施氮技术降低茶园土壤和茶树新梢氟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