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9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811篇
林业   1617篇
农学   2340篇
基础科学   1563篇
  2628篇
综合类   4672篇
农作物   812篇
水产渔业   558篇
畜牧兽医   2214篇
园艺   589篇
植物保护   111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29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890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铁7922、H99、丹598和丹988四个玉米自交系的幼胚为材料,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mg/L的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基因型、培养基、胚龄和4℃冷存时间对其也有明显影响。此外,添加KT、Ca2+和AgNO3,H99和丹988的胚性愈伤率明显提高,而铁7922的胚性愈伤率则有所下降。此外,Ca2+的添加对丹598的胚性愈伤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稀土元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我国在稀土元素对作物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起到下列6种作用:①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改变叶绿素和叶绿体的结构;解除不饱和脂肪酸对叶绿体光反应的抑制;提高Rubisco酶以及偶联因子Ca2+-ATP和Mg2+-ATP酶的活力,从而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②可以提高膜电位和质子跨膜梯度,从而促进作物的营养吸收、运输和转移;③可以提高作物内源激素含量和促进其迁移,加快作物的生长;④可以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的含量,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⑤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多种保护酶的活性,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⑥可以破坏芽孢菌鞘和壁,改变其通透性,增强作物的抑菌能力。这些作用的发现对促进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绥农14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和测定整株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CO2吸收速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大小均随生育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高、中氮处理(N135、N90)大豆苗期CO2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高氮处理(N135)大豆中后期的CO2吸收速率较低;中氮处理(N90)可以使大豆植株对CO2较高的吸收水平维持到中期;低氮处理(N45)大豆后期CO2吸收速率升高;不施氮处理(N0)大豆前期CO2吸收速率最低,后期维持一般水平。随施氮量增加,明显促进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不施氮处理在大豆生育中后期(56~73d)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施入一定氮(N45)更有利于保持大豆后期较高的光合速率。施氮能促进大豆植株前期叶片的生长,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较大的叶面积;大豆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适度施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4.
沙棘果皮粉的制备工艺及功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榨取沙棘果汁后的新鲜果渣,研究了分离制取纯净沙棘果皮的工艺,分析了沙棘果皮中的常规营养素成分,并对加工后的沙棘果皮的微生物和重金属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沙棘果皮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经过科学、合理的工艺加工后,可以成为优良的中老年功能食品辅料。  相似文献   
995.
以遏蓝菜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遏蓝菜油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油酯与司盘80配制遏蓝菜油乳化液的复配乳化剂最佳配比为12∶13。当复合乳化剂的添加量为0.595g,用油量为2mL,用水量为64mL时,乳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6.
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全面阐述了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引进学生自主因素,使食品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98.
在对籼稻缙恢10进行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处理后的群体中,发现一个花器官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内稃扭曲并呈现外稃化特征,浆片数目增加且呈现稃状特征,雄蕊数目减少至1~4个,部分雄蕊的花丝呈现浆片化特征,暂将其命名为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palea distortion 1(pd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个隐形单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将PD1基因定位在第2染色体的RM13693和RM1393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25cM和3.90cM。该研究结果为PD1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用馒头专用粉为原料生产低温储藏馒头,以复蒸后的弹性为指标,通过在面粉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提高低温储藏馒头的品质,并对几种冷藏工艺进行了比较,得出馒头低温储藏较佳制作工艺为:在面粉中添加40mg/kg的α-淀粉酶、5g/kg的分子蒸馏单甘脂(DMG)和0.8g/kg的硬脂酰乳酸钠(SSL)来改变馒头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馒头品质;最佳的馒头低温储藏工艺为:先速冻20min,然后置于-18℃环境下保藏。  相似文献   
1000.
在对釉稻缙恢10进行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处理后的群体中,发现一个花器官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内稃扭曲并呈现外稃化特征,浆片数目增加且呈现稃状特征,雄蕊数目减少至1-4个,部分雄蕊的花丝呈现浆片化特征,暂将其命名为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palea distortion 1(pdl).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个隐形单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将PD1基因定位在第2染色体的RM 13693和RM1393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25 cM和3.90 cM.该研究结果为PD1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