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79篇 |
免费 | 1738篇 |
国内免费 | 16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70篇 |
农学 | 2773篇 |
基础科学 | 1429篇 |
4531篇 | |
综合类 | 5717篇 |
农作物 | 1254篇 |
水产渔业 | 1552篇 |
畜牧兽医 | 8735篇 |
园艺 | 617篇 |
植物保护 | 21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493篇 |
2021年 | 671篇 |
2020年 | 639篇 |
2019年 | 745篇 |
2018年 | 686篇 |
2017年 | 870篇 |
2016年 | 784篇 |
2015年 | 956篇 |
2014年 | 917篇 |
2013年 | 1285篇 |
2012年 | 1353篇 |
2011年 | 1459篇 |
2010年 | 1309篇 |
2009年 | 1214篇 |
2008年 | 1292篇 |
2007年 | 1381篇 |
2006年 | 1223篇 |
2005年 | 1205篇 |
2004年 | 731篇 |
2003年 | 672篇 |
2002年 | 587篇 |
2001年 | 992篇 |
2000年 | 976篇 |
1999年 | 951篇 |
1998年 | 465篇 |
1997年 | 435篇 |
1996年 | 356篇 |
1995年 | 397篇 |
1994年 | 332篇 |
1993年 | 322篇 |
1992年 | 491篇 |
1991年 | 477篇 |
1990年 | 414篇 |
1989年 | 348篇 |
1988年 | 338篇 |
1987年 | 371篇 |
1986年 | 279篇 |
1985年 | 202篇 |
1984年 | 177篇 |
1983年 | 158篇 |
1982年 | 105篇 |
1981年 | 88篇 |
1980年 | 85篇 |
1979年 | 141篇 |
1978年 | 94篇 |
1977年 | 73篇 |
1975年 | 77篇 |
1974年 | 7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并针对财会工作的自身特点,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阐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下的内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
34.
现已证明,在酵母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6-植酸酶比其他在市场上供应的植酸酶的效率至少高20%。因为6-植酸酶与其他商品化的植酸酶相比,可进一步减少无机磷源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磷的污染。 相似文献
35.
粪肥施用为土壤输入大量有机质与养分,能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大部分研究主要认为粪肥施用促进土壤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marcoaggregate,≥0.25 mm),但进一步细分是对大团聚体(large marcoaggregate,>2 mm)还是小团聚体(small marcoaggregate,2 ~ 0.25 mm)的影响更大,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使用Meta分析收集了36篇相关文献,共267个团聚体数据,发现施用粪肥能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和小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了95% 和17%,同时减少了土壤微团聚体(microaggregates,0.25 ~ 0.053 mm)和土壤粉黏颗粒(silt-plus and clay-size particles,<0.053 mm)含量,分别减少了14% 和20%。本文还从土壤因素、粪肥因素、气候因素3个角度的解释变量来分析粪肥施用对土壤团聚体影响不同的原因,结果发现土壤类型、土壤pH、粪肥种类和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是造成不同研究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过量的磷肥投入导致土壤磷素水平增加,进而加大了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造成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识别和管理农业非点源磷的流失风险关键区,成为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磷指数模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评估农田磷流失潜力和指导磷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研究区特点,美国众多学者在各州设立了不同的磷指数指标体系,优化了磷指数的组成因子、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本文对美国各州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了磷指数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向,以期为我国磷素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长细比大,暴雪等极端灾害天气下易引发结构失稳灾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雪荷载下日光温室稳定性能分析;通过对型钢截面类型(平椭圆形截面、箱形截面和几字形截面)、温室跨度(8、10和12 m)、雪荷载分布形态(分布厚度不均匀和分布区域不对称)等参数下进行日光温室失稳全过程分析,分别确定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揭示雪荷载分布对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的量化影响;结合日光温室的荷载系数-位移全过程曲线和不同加载时刻点的变形图、应力图、轴力图与弯矩图,从直观现象和内在本质两个层面深入探明日光温室的静力失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不发生平面外整体失稳的前提下,当型钢截面面积和翼缘宽度相同时,相较于箱形截面型钢、几字形截面型钢,采用平椭圆形截面型钢拱架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9.2%和44.2%;跨度对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较大,与8 m跨度相比,10、12 m跨度的日光温室的荷载系数分别下降了27.1%和57.9%;相较于均匀分布雪荷载,在非均匀分布雪荷载下日光温室的稳定承载力最大下降63.8%;相较于不设置拉杆和撑杆的情况,单独设置拉杆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最大可提高9.0%,单独设置撑杆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最大可提高66.8%。该研究得出的结果和给出的建议可为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抗雪设计、稳定性研究和防灾分析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 > 草食性(草鱼) > 滤食性(昆明裂腹鱼) > 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 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