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2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673篇
基础科学   343篇
  825篇
综合类   3629篇
农作物   576篇
水产渔业   294篇
畜牧兽医   1439篇
园艺   470篇
植物保护   43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GIS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GPS定位取样测试、ACIGIS软件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0~20 cm表层土壤中,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钾养分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种植番茄—架豆、番茄—辣椒电导率最大,为1.97 ms/cm;种植番茄—架豆盐分最高,为11.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6.87%。在20~40 cm土壤中,种植番茄—辣椒电导率最高,为2.59 ms/cm;种植小乳瓜盐分最大,其值为17.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9.94%。  相似文献   
52.
53.
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提升效果,研究蔬菜育苗生产中常用的寡聚糖、壮苗1号和植物益生源对贮运0、3、6 d黄瓜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壮苗1号可以抑制幼苗徒长,增加地下部干质量,维持较高的壮苗指数、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而植物益生源和寡聚糖对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较小。因此,推荐叶面喷施壮苗1号来提高黄瓜商品苗的贮运质量。  相似文献   
54.
新常态下国内棉花产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特别是2014年以来,国家连续两年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为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梳理近年来国内棉花产业面临的新常态,分析了目标价格政策的作用机制,总结政策实施效果和问题,并为完善操作办法和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夏播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气象资源、进一步挖掘小豆增产潜力的目的,以中晚熟小豆品种花小豆(V1)和中早熟品系德红5261(V2)为材料,设T1(6月17日)、T2(6月22日)、T3(6月27日)、T4(7月2日)和T5(7月7日)5个播期,形成不同的光、温、水生长环境,对夏播小豆产量性能指标和光、温、水因子效应及气象因子资源量在小豆生育前期与后期的比值(分配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小豆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随播期推迟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各播期的大小依次为:T2>T1>T3>T4>T5,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V2>V1,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小;随着播期的推迟,小豆的生育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逐渐减小,但收获指数相应增加。光、温、水因子对产量性能指标有明显的正负调节效应,V1生育前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天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和平均净同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降水量与单位面积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前期日照时数与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净同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有效积温与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日照时数与总光合势呈显著正相关。V2生育前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单位面积荚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降水量与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日照时数与生育天数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和每荚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有效积温与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天数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降水量与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气象因子资源量分配与小豆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小豆品种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光、温、水资源量在生育前、后期的比值(分配率)及其组合,V1为:生育天数1.86、有效积温2.27、降水量49.73、日照时数1.45;V2为:生育天数1.45、有效积温1.49、降水量1.57、日照时数0.98。在德州地区,夏播小豆选用中早熟品系V2在6月20日前后播种,生育期内光、温、水资源量的分配率及其组合最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青饲料收获过程存在因切割不畅导致的喂入堵塞以及收获效率低的问题,应用TRIZ理论对自走式青饲机喂入部分进行创新设计研究。最终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青饲机喂入液压反转机构,解决了喂入堵塞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7.
旨在研究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sp.zooepidemicus,SEZ)烯醇化酶(enolase,Eno)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获得重组烯醇化酶(rEno),采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判定在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下rEno蛋白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毒性。将rEno蛋白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后,用SEZ作用于细胞并检测细胞吞菌数量,判断RAW264.7细胞对SEZ的吞噬活性。进一步通过活细胞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和蛋白质谱分析技术(LC-MS/MS),筛选到RAW264.7细胞中可能与SEZ Eno存在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结果发现,10 μg·mL-1 rEno蛋白处理对RAW264.7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且10 μg·mL-1 rEno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2和4 h可显著抑制其对SEZ的吞噬作用(P<0.01、P<0.05)。初步筛选到RAW264.7细胞中动力蛋白激活蛋白亚单位蛋白(dynactin subunit protein 2,Dctn)、整合素α-M蛋白(integrin alpha-M)等17种可能与Eno发生互作的蛋白。本研究获得了rEno重组表达蛋白,发现rEno可减少RAW264.7细胞对SEZ的吞噬,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也为进一步揭示Eno在SEZ抗吞噬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筛选对环洞庭湖直播棉田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的高效低毒农药,2016年开展了3%甲霜·恶霉灵水剂、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适乐时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直播棉田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中以3%甲霜·恶霉灵水剂的防治效果最佳,用此杀菌剂拌种后冀棉11号死苗率为8.1%,湘K25死苗率仅为1.2%,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3.7%和92.5%,极显著优于对照,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Great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 in diurnal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pattern and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the pattern is important for saving water by adopting cultivars appropriately. Fifteen wheat genotypes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and variou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pot cultivation in rain shelter for two years. Genotype and air humidity were found to be key determinants of diurnal gs pattern. All genotypes under low relative humidity (LRH) and most genotypes under high relative humidity (HRH) displayed a gradual decline pattern from morning through the afternoon. Under moderate relative humidity (MRH), all genotypes present a single-peak curve pattern, but they differed in peak time, which may lead to unreliable gs comparison between genotypes and get ostensible contrasting materials. The stomatal conductan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enotypes under LRH and the increased gs magnitude i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it was compared between LRH and HRH.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new thinking for selecting and adopting appropriate cultivars with specific stomata traits for the area with variou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60.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经常需要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而传统的剪耳、剪趾标记法会造成动物伤害、影响动物行为等,与动物福利相悖。利用PIT标签于2014年秋季在祁连山东段标记高原鼢鼠30只,研究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越冬后体重、体长和尾长变化。结果表明,样地内高原鼢鼠估算种群密度为44只/hm2;越冬后高原鼢鼠平均体重为222.07g,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重193.74g,平均体长为19.4cm,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长18cm;雌性与雄性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式电子标签同时可适用于地下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是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