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84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121篇
  99篇
综合类   801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410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HPLC-UV检测法测定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紫外检测分析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及流速等对分离效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流动相是V_(甲醇): V_水=80:20(含7 mmol/L醋酸铵溶液,pH=9).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吸光度在5~18000μg/L范围内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的特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等度方法实现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离和测定,用于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2.
FF10000饲用杂交甜菜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3.
江苏玉米纹枯菌不同菌丝融合群药剂敏感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陈厚德,梁继农,朱华,刘文娟,黄玉富(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9)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生产上多用5%井岗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是由丝核菌(Rhizoctioniaspp.)侵染造成...  相似文献   
134.
刘善庭  王永军  田秀娥  陈亮  黄玉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92-8493,8495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 4个处理,5次重复。处理A,对照组,饲喂膨化大豆粉;处理B,膨化大豆粉+中性蛋白酶5000 U/kg;处理C,膨化大豆粉+α-淀粉酶4000 U/kg;处理D,膨化大豆粉+脂肪酶4000 U/kg。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分析测定13~17日龄滩羊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其中5000 U/kg中性蛋白酶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淀粉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8.45、6.66和6.6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α-淀粉酶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5.66、6.88和6.54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脂肪酶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淀粉酶组分别提高了4.73、4.13和4.8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5.
为了验证沙棘米醋的醒酒效果,采用灌胃法将鸡和大白鼠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作对照组只给灌50°白酒,其他三组作实验组分别灌4%的沙棘米醋,2%的沙棘米醋,1%的沙棘米醋,比例均为1∶1,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沙棘米醋具有醒酒作用;2%~4%的沙棘米醋醒酒效果比1%的沙棘米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6.
抑制物质在刺楸种子休眠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楸种子休眠属于复杂的形态-生理休眠类型。休眠期6个月以上。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需先温暖(15—20℃)层积3个月,以完成胚的生长与发育,然后转入低温(0—5℃)层积2—3个月,种子才能解除休眠,即种胚必须经所谓的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不同的阶段,种子才能获得萌发能力 实验表明,层积后熟过程中,ABA和香豆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随温暖层积的进行,抑制物质水平迅速减少,但ABA含量下降的速度比香豆素快。种子完成形态后熟时,ABA含量降到最低水中,而香豆素在种子完成形态后熟后,再转入低温处理1个月时,才降至最低水平。对比测定持续低温和先低温后温暖处理条件下,ABA和香豆素的含量表明,持续低温下,两类抑制物质含量无明显的下降趋势;先低温后温暖处理过程中,ABA在先期低温处理基本维持较恒定水平,转入温暖处理后,ABA水平才开始减少,而香豆素表现不十分明显。 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质的变化同全种子抑制物质变化情况相似,但层积过程中,ABA和香豆素均有从种子外被(果皮和种皮)向种子内部(胚与胚乳)转运现象发生。 实验证明刺楸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类抑制物质(ABA和香豆素),是种子休眠的最主要原因,抑制物质对刺楸种子的作用主要限于对胚分化与生长。  相似文献   
137.
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联合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对 2 0 0 1~ 2 0 0 2年度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部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程序不仅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而且可以计算品种、试点和品种试点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 ,并可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8.
可持续发展已成功世界各国的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体系的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39.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白藜芦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H2O2协同KIO4氧化鲁米诺产生强化学发光,白藜芦醇可抑制其化学发光强度,据此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定白藜芦醇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测定白藜芦醇的检出限为27ng/L,线性范围为8.0×10^-8~7.0×10^-6g/L,对2.0μg/mL的白藜芦醇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2%,用于实际样品中白藜芦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0.
秋季西瓜立架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瓜是喜温、喜光、怕高温、喜水、怕涝的作物,8~9月正值高温台风多雨季节,制约了西瓜秋季栽培,直接影响了秋季西瓜栽培的经济效益.笔者在青田县船寮镇康畈村经多年试验,采用大棚、立架、高密度栽培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和单产低等因素,上市时间为9月底至10上中旬,产量达2000~2500kg/667m2,产值8000~10000万元/667m2,经济效益颇佳,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