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4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林业   1232篇
农学   669篇
基础科学   809篇
  622篇
综合类   5211篇
农作物   771篇
水产渔业   674篇
畜牧兽医   2464篇
园艺   916篇
植物保护   35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土壤过量施用肥料,使部分菜地特别是保护地土壤中氮、磷养分积累过剩,导致蔬菜品质变劣,肥效下降,病虫害增多[1-2]。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报道菜地过剩营养的不利影响,发现在土壤磷过高时,微量元素锰和铁出现异常[3]。据统计,京郊菜地土壤氮、磷养分已有明显积累,全市平均保护地土壤有效磷(P)含量达97·1mg/kg,个别区县高达165·8 mg/kg;土壤NO3-N含量平均为88·8 mg/kg,个别区县高达168 mg/kg[4]。在这种高氮、磷含量的土壤中,其它养分的变化也有必要进行研究。相对于大量元素,菜地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较少[5],而且一般都是在常规施肥量的条…  相似文献   
992.
渠井结合灌区适宜渠井用水比例关系灌区地下水环境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集合了灌区1954-2014年农业用水量及降水量、研究区域2008-2014年渠井用水比、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数据,分析了降雨量、地下水动态特征与渠井用水比例的相关性,以期探明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对降雨的响应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与年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渠系上游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下游更为剧烈,在用水水平、用水方式一致条件下,渠井用水比例越大,地下水埋深超过11 m区域增幅越小,较大的渠井用水比例对于上游地下水位下降减缓效果明显;平水期、枯水期,由于渠井用水比例不合理,地下水无序开采且超采严重,区域地下水碱化趋势明显;受气候变化影响,近5 a渠灌水量仅为多年均值的75.52%,未来区域降水量具有减小趋势,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农业水资源紧缺的形式。为了满足农业的正常生产,增加灌区地下水开采成为唯一解决途径,这势必加剧地下水的碱化趋势及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因此,确定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对于灌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安徽省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安徽省县域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县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的技术构成体系和调控措施。认为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加快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在该省及全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土壤氮素含量与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洞庭湖典型地区的密集采样分析和农户调查,研究了4种利用方式耕作土壤全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两者关系和N素循环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土壤全N、MB-N含量平均值为3.00±0.48g/kg和101.4±49.2mg/kg。双季稻、一季稻、水田旱作和旱地全N平均含量依次为3.12±0.40g/kg、3.03±0.39g/kg、2.79±0.43g/kg2、.10±0.46g/kg。4种利用方式的MB-N含量分别为124.0±56.6mg/kg、96.4±39.2mg/kg、108.0±48.6mg/kg、75.2±30.5mg/kg。除水田旱作外,MB-N与全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N素盈余量依次为双季稻(105.0kg/hm2.a)>一季稻(75.1kg/hm2.a)>水田旱作油菜(64.5kg/hm2.a)>旱地苎麻(51.9kg/hm2.a)。  相似文献   
995.
黄志军 《中国林业》2011,(14):68-68
航空护林是森林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家林业局不断加大对航空护林的投入。2010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林业局以"提升六种能力,实现六化"为目标,统筹兼顾制定了东北、西北、华北"十二五"森林航空消防(航空护林)规划。  相似文献   
996.
结合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特点和育苗地缺乏的实际,总结了该区域比较适应的归圃育苗和根孽育苗两种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苗圃地选择、育苗方法、苗木等级分类及起苗、包装、调运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7.
裁板锯偏转机构运动关系的反求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裁板锯锯片偏转系统运动关系复杂不易于单片机编程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反求设计开发模式求出连杆与丝杠系统的伸长量X和与之对应锯片偏转角度θ之间的函数关系。从采用Lagrange插值仿真得到的系统仿真曲线可知,四次多项式传递函数可以满足运动关系的精度要求,采用Matlab仿真最终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一次函数。通过实验得出当偏转角为10°和35°时计算得到的直线误差最小,据此设计的裁板锯MJ6130Z已经批量生产。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complicated mo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blade deflection system of board cutting saws makes MPU programming difficult,the func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 extension volume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screw rod system and the correspo  相似文献   
998.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6761)为基体,松木(Pine)粉为增强材料,以MAPE(EpoleneG2608)和MAPP(ExxelorVA1840)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WPC,测定了不同配比WPC的热膨胀性能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加入MAPE只加入木粉的情况下,WPC的拉伸强度较没有加入任何助剂的HDPE有所下降;偶联剂的加入量按不同配比加入对拉伸模量影响不大;对WPC热膨胀系数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木粉的加入量及塑料基体的种类。  相似文献   
999.
基于SBE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绿地结构质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已建的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6张一般绿地景观照片、50张建筑与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景观照片、54张滨水植物景观照片和相关资料,采用景观美景度评判法对郊野公园这3种绿地类型进行景观评判,并利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构建相应的美景度模型,对绿地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一般绿地结构主要因素为绿视率、郁闭度、植物色彩数量、植物色彩对比度、生活型构成和植物野趣程度;影响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相对枝下高、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枝叶密度和建筑物风格;影响滨水植物景观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植被空间占有率、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和层片结构。根据景观美景度模型所反映的群众喜欢度,对郊野公园上述3种绿地的结构调整提出如下经营建议:1)对于一般绿地,应充分利用野生花草和乡土灌木,构建以乔灌草为主的林分结构,以增大绿地的绿视率,促进植被向近自然方向发展;结合密度调整,对现有绿地进行局部物种组成调整,充分利用不同色系植物营造出具有一定变化和对比度的景观;建议将郁闭度控制在0.6~0.8;加大大径级林木的培育力度,营造疏密有致的林下游憩空间;2)对于建筑、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可通过合理的植...  相似文献   
1000.
转Btcry3A抗虫基因杨树中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转Btcry3A基因741杨(Populus×aldatomentosa cl.741)目前已进人中间试验林阶段,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对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的抗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和野外测定,研究了转Bt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产卵、生长发育及致死率的影响(甄志先等,2007;王彦平等,2008;王永芳等,2002).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对目标害虫表现出一定抗性.笔者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PCC1株系(原CC84株系)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性(牛小云等,2011),因此对此株系作进一步研究.据报道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基因在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器官中表达强度有较大的差异(Pauk et al.,1995;Narváez-Vásquez et al.,1992;Williamson et al., 1989;Mazier et al.,1997),并且对转基因棉花(Gossypium)、玉米(Zea mays)等不同器官毒蛋白表达量的测定结果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张俊等,2002;陈旭升等,2006;朱路青等,2005;陈松等,2000;姜志磊等,2008).对启动子CoYMVP控制下的转基因杨树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对转基因741杨PCC1株系毒蛋白的时空动态表达量进行检测,为PCC1株系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