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生物技术在香蕉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50年来,香蕉的生产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同时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病虫、霜冻和台风的危害。解决目前香蕉生产障碍的根本措施是培育高产、优质且具有高度抗性的新品种。而鲜食蕉高度不育性和果实无核性的特点,使目前香蕉选育种工作明显滞后于生产。这些现状迫切要求生物技术在香蕉育种中应用不断发展和深入。综合有关文献概述了近20年来在香蕉的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等领域取得的可喜进展,并展望了香蕉产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62.
柑桔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存在着碎叶病、裂皮病、黄龙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病毒类病害 ,而广东则主要受黄龙病的为害 ,其次是裂皮病和碎叶病 ,近几十年来使柑桔生产屡遭重大损失。广东省柑桔生产近年大滑坡 ,黄龙病的长期肆虐是最主要的原因。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柑桔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据调查 ,广东很多果园因未能种植无病毒苗使黄龙病的发病株率为 1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且幼龄树发病比重大[1] 。在生产上若柑桔感染黄龙病等病毒病 ,植株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表现症状 ,但在潜伏期间树体的生长、开花结果往往已受到抑制。柑桔栽培无病…  相似文献   
63.
为探寻柑桔果实浮皮发生的机理及控制途径,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胁山为材料,对其以发生的规律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山果帝在09-20左右成熟,但09-10左右已开始表现出轻微浮皮症状,随后果皮率开始增另,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果皮膜透性增加,外施赤霉素、亚精胺、醋酸钙等能有效地调节细胞膜通透性,减少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分子机制,筛选花性调控相关基因,为培育耐高温番木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高温环境(39~40℃)下采集的番木瓜两性株的雄花(雌蕊退化)和两性花(完全花)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内源激素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花发育相关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结果】两性花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吲哚-3-乙酸(IAA)、反式玉米素(tZ)、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显著高于雄花,两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A3(GA3)含量无显著差异。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7 793个表达基因,筛选到51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214个基因在雄花中上调表达,303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转录与调控、植物激素响应与信号转导、细胞分化与器官生长调控、质膜组分、氧化应激等GO条目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上。通过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70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响应、...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番木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番木瓜基因功能研究和重要农艺性状改良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方法】以紫晖番木瓜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s,ECS)为遗传转化受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对抗生素浓度筛选、侵染时间、继代培养、抗性胚的诱导与萌发以及植株再生整个过程进行探索,最后获得抗性再生植株。【结果】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和潮霉素处理,观察ECS细胞状态,筛选、确定头孢霉素和潮霉素最适处理质量浓度分别为200 mg·L-1和5 mg·L-1。工程菌和ECS共培养侵染2 d后转到含有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液体筛选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周期为14 d。经GUS染色验证,表明继代3次后的ECS几乎全部为转化细胞。将以上ECS转移到液体胚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个月后可获得大量球形体细胞胚,且GUS组织染色为蓝色。将球形体细胞胚转到半固体成熟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可获得成熟子叶期体细胞胚。子叶期体细胞胚在萌发培养基上光培养30 d后,可获得再生芽。任意选取再生芽进行GUS染色,均可染成蓝色。抗性再生芽...  相似文献   
66.
通过韭菜粗提取液与香蕉枯萎病生理4号小种(Foc4)的互作及大棚盆栽试验,研究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在盆栽条件下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够有效地抑制Foc4菌落的生长,对其有显著的致死效应;盆栽试验显示:在人工接菌的泥炭土和自然带菌的田园土中,韭菜提取液和韭菜残体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巴西’(AAA)香蕉和‘广粉1号’(ABB)粉蕉的枯萎病发病率,降低植株病情指数,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导途径为香蕉育种提供新型种质资源.[方法]以抗枯1号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ECS)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诱导,探讨在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多倍体的获得情况.[结果]在未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条件下,抗枯1号香蕉ECS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数目自然变异,变异率为11.76%;而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生苗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介于76.92%~100.00%,且有少量的嵌合体再生植株;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及处理时间获得的再生苗数及其变异率不同,其中以0.1%秋水仙素处理12h的效果较好,共获得3株六倍体植株,且能得到大量非整倍体变异.[结论]通过秋水仙素诱导香蕉ECS获得再生加倍值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对提高香蕉产量、品质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农民种植高产优质香蕉提供了指导;并对提高香蕉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以香蕉栽培种"过山香"(Musa AAB Silk cv.Guoshanxiang)和野生阿宽蕉(Musa itinerans Cheesm.AB Group)原生质体为融合试材,进行香蕉高效融合的电融合参数优化。研究表明,在交变电场(AC)200 V/cm、AC作用时间30 s、直流脉冲电压(DC)1500 V/cm、DC脉冲时间40μs、脉冲次数为2次时,融合效率最佳,融合率可达32.4%以上,原生质体活力达81.4%。  相似文献   
70.
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水肥耦合微喷灌溉仅为微喷灌溉后撒肥或传统人工淋灌撒肥处理的70%施肥量条件下,研究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可减少香蕉施肥量30%以上;较传统人工淋灌撒肥,在香蕉营养生长盛期和生殖生长期缺水干旱的雷州半岛,缩短香蕉生育期24.9 d,增加产量17.6%,在香蕉生殖生长期缺水干旱的珠江三角洲,缩短香蕉生育期12.3 d,增加产量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