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为明确苹果中残留的烯啶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和啶虫脒6种新烟碱类药剂在不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6种药剂在苹果实验室罐头、果酱、果酒和果醋模拟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罐头加工过程中,6种药剂在罐头中残留量与初始浓度相比均显著降低,其中吡虫啉和噻虫胺在罐头中的加工因子较高,均为0.8,啶虫脒在罐头中的加工因子最低,为0.1。罐头汁中烯啶虫胺的加工因子最高,为0.5,其次为啶虫脒和噻虫嗪,均为0.4。在果酱加工过程中,烯啶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和啶虫脒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8、0.9、0.9、1.0、0.9和0.9。在果酒中除吡虫啉的加工因子为0.1外,其余药剂加工因子均小于0.1。在果醋中除噻虫胺有少量残留(0.05 mg/kg)外,其余药剂均低于检出限。6种新烟碱类药剂在苹果实验室模拟加工过程中,加工因子均小于1,残留降低。  相似文献   
252.
“食品分析与检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从“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评估的新型“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评估和实践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253.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苹果果实不同部位中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胺和呋虫胺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苹果果实不同部位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10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分别于蚜虫发生期 (7月10日) 和果实采收前1 d (9月25日) 通过整株喷雾施药,随机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分析各杀虫剂在生长期套袋果实和不套袋果实及储藏期果实不同部位中的残留量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套袋情况下,施药后72 h内果实不同部位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含量均呈现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果皮中的残留量最低 (均低于0.08 mg/kg),其中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在果皮中的残留量低于最低检测浓度,而在果柄和果肉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果皮中的,表明套袋果实中药剂主要来源于枝叶运输,经果柄进入果实后易向果肉累积;在果实未套袋情况下,施药后72 h 6种杀虫剂在果肉中的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果肉中的,分别是套袋果实果肉中含量的7.75、3.52、3.36、6.57、2.92和3.06倍,表明套袋可有效降低果实中该类药剂的残留量。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向果面喷施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后,药剂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施药后14和21 d在果肉中的含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表明储藏期果皮为该类药剂的主要残留部位,且不易向果肉中转移。  相似文献   
254.
吕安成  魏东岚  秦浦 《绿色科技》2022,(2):210-212,218
在辽南的城山头地区发现了一套滨海红色风化壳,对其化学元素特征的研究得到了辽南滨海地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可为辽南地区高海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以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表明:①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化学元素分布符合典型红色风化壳的基本规律,其化学组成以SiO2、Al2O3和Fe2O3为...  相似文献   
255.
"粮油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理论和实践性较强。从教学理念、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就业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6.
人工养殖宝石鲈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厂化养殖的宝石鲈肌肉营养成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宝石鲈肌肉中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16%、12.65%。18种氨基酸含量为16.35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80 g,占氨基酸总量的41.59%;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4种风味氨基酸总含量为5.97g,低于鳜鱼、异育银鲫、泥鳅和斑点叉尾鮰,稍高于黄颡鱼。  相似文献   
257.
文章以欠发达革命老区的河南省新县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阐述了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振兴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和成熟经验,并从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以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58.
探讨肌肽(carnosine)对人工感染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H9N2-SIV)小鼠肺部组织病理损伤变化的影响。选用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1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肌肽干预组,每组50只,分别鼻腔接种正常鸡胚尿囊液、含H9N2-SIV的鸡胚尿囊液和肌肽+含H9N2-SIV的鸡胚尿囊液。试验第2、4、6、8和14天,每组分别处死8只小鼠,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肺系数及肺湿/干质量比。结果显示,肌肽可减轻H9N2-SIV造成的小鼠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肌肽干预组在试验第6天和第8天明显降低肺组织肺湿/干质量比(P0.05);在试验第4、6、8天明显降低肺系数值(P0.05),并减轻肺部淤血、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肺部病理变化。可见:肌肽可降低肺组织肺湿/干质量比及肺系数值并减轻肺部病理变化,从而减轻小鼠肺部损伤的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59.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冀西北旱作春玉米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优化旱作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设置秸秆还田大垄轮播(JL)、秸秆还田翻耕(JF)、秸秆还田旋耕(JX)3种方式,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MBC、N、P)含量和蔗糖酶(SUC)、脲酶(URE)活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MBC、MBN、MBP含量和SUC、URE活性,JL处理提高幅度显著(P<0.05)高于JF和JX,JF有利于提高20~60 cm土层增幅。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显著(P<0.05)呈下降趋势。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MBC和SUC呈先升后降趋势,MBN和URE呈波动式上升趋势,MBP呈先降后升趋势。随着土壤容重和pH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的增加MBC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提高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玉米生殖生长期显著(P<0.05)增加MBC、MBP含量,玉米衰亡期显著(P<0.05)增加MBN含量。综上所述,冀西北旱作区春玉米最优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还田大垄轮播方式。  相似文献   
260.
应用模拟人体胃肠消化的SHIME(simulator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 ecosystem)体外方法评价肠道菌群对不同农产品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作用规律,为正确评价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可使葡萄等13种农产品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降低30.3% ~ 97.2%,其中以葡萄和大豆中供试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膳食成分可增强肠道菌群对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菊粉作用下可使肠道菌群对葡萄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降低39.6%。大肠杆菌是影响腐霉利生物可给性的主要优势菌,36 h时可使葡萄中腐霉利生物可给性显著降低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