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笔者研究不同叶面肥及其浓度对辣木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辣木的田间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辣木分别喷施0.5%、1%磷酸二氢钾、0.5%自制叶面肥以及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探讨叶面肥对辣木各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辣木品质有显著影响,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显著提高辣木营养品质,0.5%磷酸二氢钾肥效最佳,可溶性糖、维生素C、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分别对比照增加14.06%、55.73%、9.54%和8.25%,0.5%自制叶面肥处理的辣木维生素C与对照相比增加50.38%,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0.5%磷酸二氢钾。喷施0.5%磷酸二氢钾对改善辣木品质效果最佳,可运用于辣木田间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32.
33.
34.
将肿柄菊、紫茎泽兰、银合欢等速生、侵害性灌、草植物就地碳化,测定燃值,并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成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灌木银合欢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矿物煤产品,燃烧时间>2h;肿柄菊和紫茎泽兰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3000kcal/kg,燃烧时间<2h;而采用二元和三元混配成型的燃料,在银合欢混配成分大于其他成分时,燃值都>3000kcal/kg,燃烧时间超过2h。  相似文献   
35.
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树幼树截成60或80cm高更为适宜,能使植株生长更快、更健壮,促进更多的侧芽萌发和成枝,并形成更合理的树冠结构。  相似文献   
36.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膏桐、假花生、南洋油桐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原产于中美洲,现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麻疯树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多用途树种,除能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外,其种子、树汁在医药、化工、蛋白饲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从其种子中压榨得到的粗脂肪混合物,经进一步化工转化可获得理想的环保型机械燃  相似文献   
37.
辣木在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品种种子质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利用引进的辣木品种,通过对引进辣木品种种子产量性状和种子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辣木品种果荚颜色差别较小,果荚形状、质量、果荚内种子数量、产量差别较大;种子颜色相同,但种子对果荚质量比、种仁占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8.
麻疯树生长需第四年至第五年才成林进入丰产期。因此,在麻疯树原料基地建设过程中,麻疯树种植第一年很少开花结果,第二、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前3年植株种子产量较小,经济效益也低。但未成林株行距空隙较大,辅以矮杆粮经作物间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花生、大豆、甘薯、玫瑰茄、玉米和续随子6种粮经作物与麻疯树间种的技术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麻疯树原料基地建设中土地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利用效率,将云热-1号麻疯树种子分为≥0.60 g/粒、0.50~0.59g/粒、0.40~0.49 g/粒及0.40 g/粒共4个级别,研究其表观性状、萌发能力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单粒种子质量的增加,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及其种仁尺寸、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增加,劣质种仁比率则明显下降;质量较大种子的苗木各器官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数明显大于质量较小种子;同一级别较大质量种子的苗木生长优势在不同播种季节也有差异。贮藏后,质量较小种子劣变较快,其中0.40 g/粒种子贮藏8个月后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种内质量小于0.40 g/粒的麻疯树种子不宜留作播种育苗使用。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探讨了施肥和刈割2项栽培技术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株高、分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狗尾草随着施肥量增加,其株高、分蘖数明显增加;在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 3个施肥水平中,施肥量以450 kg/hm2效果最好;冬季刈割,对狗尾草的分蘖比春季刈割效果好;在冬季刈割狗尾草,还可以为来年狗尾草的生长贮存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狗尾草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