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4篇
  29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目前模具制造业状况,从不同角度讲述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并且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品种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循化县引进示范冬小麦取得成功。生产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冬小麦品种的引种试验工作,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特制定了本试验。并通过此项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供今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基于集成电路的多功能流量计的测流原理,检测水位及水位差的压力传感器和浮标传感器的应用,相关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多功能流量计的功能及特点。最后列出了多功能流量计的实验结果,说明该流量计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测量水位、流量、累计水量,能够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44.
屉优 418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屉锦 A和粳型特异亲和恢复系 C418配组选育而成.该组合参加北方稻区和辽宁省杂粳区试以及大面积生产试验,表现穗粒优势明显、株型理想、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良、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 1998年 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列入辽宁省中南部稻区重点推广新组合.  相似文献   
45.
辽宁省水稻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秀芬  韩勇  黄元财  刘江  贾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33-4735,4751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相似文献   
46.
辽宁省水稻品质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7.
以辽宁省2004~2005年中晚熟水稻区试参试品种为试材,分析了水稻品种在不同试点的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主要受环境效应影响,年份×地点互作效应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随机因素。每穴穗数、每穗总粒数、成粒率、千粒重都与产量有显著线性效应,每穴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每穗总粒数通过每穴穗数对产量表现为显著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以2005年辽宁省审定的3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近况进行了分析。在所有的材料中,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的有3个,达标率为9.38%;达标率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整精米率,最低的是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对辽宁省水稻品质改良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辽粳534生育期155~156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直立上耸。株高105~110cm,单株分蘖8~12个,穗长16~20cm,每穗120~200粒,穗形为半紧穗,千粒重25~26g,米质优良,产量650~720kg/667m~2。栽培技术要点是适当晚育晚插,施足底肥,总施肥量(以硫铵计算)60~65kg/667m~2为宜。插秧规格30cm×15cm,注意N、P、K合理配合及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50.
本文系统介绍了小南瓜、金皮瓜在西宁地区目光节能温室的栽培技术,对我市的种植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