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上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产业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及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稳定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本文从台湾香蕉的产业运销简史、面积分布、主栽品种、芭蕉栽培种、栽培技术、枯萎病发生发展现状以及抗病育种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香蕉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红粉1号”是从“金粉1号”田间种植的组培苗芽变单株中获得的多器官发生红色变异的新品系,具有假茎、叶柄、叶中脉、果柄、果皮呈紫红色的特性。“红粉1号”株高389.0-404.0 cm,基茎粗81.0-88.0 cm,中茎粗51.0-54.0 cm,叶长190.0-195.0 cm,叶宽58.0-60.0 cm,果穗粗度26-30 cm,果穗梳数9-11梳/穗,总果指数166-177根/穗,单果重112.2-121.2 g,单株产量19.5-22.1 kg,生育期564-572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金粉1号”。“红粉1号”叶柄、生果皮、熟果皮叶绿素含量低于“金粉1号”,各器官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叶绿素的比值显著高于“金粉1号”。“红粉1号”部分植物学性状与“金粉1号”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11种生物菌肥对桂蕉9号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及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为生物菌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伤根淋菌接种法同时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和施用不同种类的生物菌肥,接种60 d后测量并计算香蕉苗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假茎粗度处理前后的变化值及香蕉球茎被病原菌侵染程度,评价生物菌肥室内对盆栽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大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不同生物菌肥田间推荐剂量施用,香蕉开始抽蕾后考察不同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抽蕾率及发病率的影响,评价大田施用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结果]盆栽条件下,PZ6有机肥、沃泰克有机肥、根妹妹有机肥和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处理后香蕉叶绿素含量(SPAD值)变化值均在7.10以上,香蕉植株假茎粗度变化值在30.68 mm以上,对香蕉植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大田条件下,供试生物菌肥均对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香蕉植株的促生作用整体呈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肥>菌剂趋势,香蕉的抽蕾率均在11.29%以上,均高于对照(6.34%),尤其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和PZ6有机肥2种生物有机肥的促生作用较强,抽蕾率分别达25.52%和21.65%,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下同).盆栽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53.87%)>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48.07%)>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43.12%)>益生元微生物菌肥(33.36%)>复合微生物肥(26.93%)>海朴海藻有机肥(24.31%)>PZ6有机肥(18.81%)>根妹妹有机肥(16.18%)>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15.13%)>CK+(FOC4),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而施用豆粕有机肥和沃泰克有机肥发病比CK+严重;大田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72.48%)>PZ6有机肥(67.52%)>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67.34%)>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65.87%)>根妹妹有机肥(64.89%)>益生元微生物菌肥(64.38%)>海朴海藻有机肥(63.49%)>豆粕有机肥(63.28%)>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61.45%)>复合微生物肥(57.25%)>沃泰克有机肥(33.93%),发病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在种植桂蕉9号中抗品种条件下,NCD-2枯草芽孢杆菌、PZ6有机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肥、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根妹妹有机肥、益生元微生物菌肥、海朴海藻有机肥和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等生物菌肥具有较好的促生及防治枯萎病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84.
针对广西玉林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粉蕉、果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的问题,探索合理轮作模式,采用3年2茬粉蕉+2年2茬果蔗及2年2茬果蔗+3年2茬粉蕉轮作模式,分别以果蔗和粉蕉连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轮作模式对粉蕉和果蔗病害发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模式可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果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发生,轮作处理的粉蕉枯萎病发病率仅0.33%,而连作的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67%;轮作的果蔗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基本不发生,连作的宿根矮化病发病率27.34%,花叶病发病率21.42%。轮作的粉蕉产量达到53 766 kg/hm2,而连作减产了22.72%;轮作的商品果蔗产量达到194 384.75 kg/hm2,是连作的1.94倍。建议当地在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作物时采用和推广这两种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85.
探索香蕉浆生产过程中护色工艺,为香蕉浆护色条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香蕉打浆过程中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剂添加量和加水量对香蕉浆护色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优化香蕉浆护色工艺。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香蕉浆护色作用大小依次是柠檬酸添加量>抗坏血酸添加量>加水量。根据拟合方程得到香蕉浆护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添加量为0.50%,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10%,水果肉比保持在0.90,理论上在此条件下所得香蕉浆褐变指数69.78。采用此条件对香蕉浆进行护色试验,得到香蕉浆的褐变指数为68.46,与优化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89%,说明此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