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9篇
  8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其棉花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提供重要支撑。为了进一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棉花种植之中,以提升棉花单产,减少病虫危害,同时达到保墒固土、调节生态,统筹地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经济利益及环境效益的作用。现阶段,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国内外关于棉花栽培方面较为先进的一项技术,文章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促进棉花增产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相关技术,旨在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到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2011-2014年中油112“油蔬两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菜薹口感微甜脆爽,VC及还原糖含量高,鲜薹产量高,且摘薹后菜子产量比非摘薹处理明显提高,摘薹后菜子平均产量4809.0kg/hm2,分别比中双9号(CK1)、中双10号(CK2)增产45.66%,17.14%,合计效益43047.0元/hm2,分别比CK1,CK2增收10362.0,8449.5元/hm2,该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建议作为“油蔬两用”主导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进行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试验,得出了适合当地的常规滴灌制度。为进一步研究浅层地下水对灌溉的补偿效应,利用Hydrus软件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耗水量进行了模拟。通过引入关键点土壤含水率的概念,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受水分胁迫的标准。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棉花的耗水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地下水埋深越浅,则所需的灌溉定额越小。当地下水埋深小于1.5 m时,滴灌定额为3 3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为2.0 m时,滴灌定额为4 5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很大而对作物根区没有补给时,棉花完全依赖于灌溉所需的滴灌定额则为5 550 m3·hm-2。考虑到干旱区内具有较高的潜在蒸发势,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从而危及作物的生长,1.5~3.0 m的地下水埋深是灌区内较理想的水位区间。  相似文献   
54.
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只,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笔者通过对许昌及周围几个县市的几十个猪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不同肥料对玛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玛咖是一种独特的珍稀药食兼用的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别名为甜菜根或秘鲁人参。玛咖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高原,肉质根短圆锥形,外表皮呈紫色、奶油色或黄色。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相似文献   
5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正季田间纯度鉴定及杂株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年生产的34个(148个样品)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武汉地区正季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样品合格率仅为87.84%,影响组合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变异株和不育株,其次是异品种,其中变异株率为1.60%,不育株率为1.11%,异品种率0.09%。纯度高的样品变异株和不育株很少,更没有异品种。  相似文献   
57.
为了寻找防除薇甘菊的高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了2,4-滴微乳对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抑制率求取抑制薇甘菊生长90%的有效剂量ED90,以覆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为指标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后30天,18% 2,4-滴微乳剂(ME)抑制薇甘菊茎叶生长的ED90值是制剂用量125.9 mL/667 m2,抑制地上部和根部鲜重的ED90分别为制剂用量99.3 mL/667 m2和141.3 mL/667m2。在田间条件下,喷药处理后15、30天,供试18% 2,4-滴ME制剂用量60~180 mL/667 m2处理时覆盖度防效均为90%以上,显著优于或相当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处理后45天时,18%2,4-滴ME制剂用量120、180 mL/667 m2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供试18% 2,4-滴ME对薇甘菊选择作用明显,具有“灭薇保草”的效果,适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防治薇甘菊,有利于受薇甘菊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58.
低产劣质核桃树利用良种高接改优具有树冠恢复快、结果早、增产效果显著等待点。高接时应选择生长充实、髓心率在50%以下、芽子饱满及不失水的一年生枝条中段作接穗。高接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亩产坚果34~58kg,为未改接树的4~7倍。要使高接树稳产高产,防止早衰,应该及时加强管理,保持健壮树势。  相似文献   
59.
以脱盐后的李子为原料,研究自然、真空、微波、超声波4种渗糖工艺在冬季对加应子返砂现象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工艺优化加应子的渗糖工艺。结果表明,先2 400 W超声波渗糖240 min,然后每隔4 h真空1次,每次15 min,共重复10次,之后采用自然渗糖的工艺效果最佳,渗糖速度快且不返砂。  相似文献   
60.
干旱区土壤盐碱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问题,并威胁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盐碱地改良分区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以焉耆平原灌区为典型区域,将土地盐碱化现状分为:非盐碱地、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盐土等5个区,并结合地下水、土壤、植被、岩性等调查资料,进行成因分析,建立了内陆河流域绿洲灌区盐碱地改良分区模型。立足土地盐碱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把焉耆平原灌区按改良难易程度分为:易改良区、较难改良区、难改良区、不宜改良区,并针对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分区特征、水盐平衡模型和现状灌排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