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9篇
  8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serA基因编码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GDH),此酶在合成L-丝氨酸的第一步起催化作用。利用质粒pCM80分别与野生型基因serA、缺失了C末端ACT功能域的突变基因serA△77构建了重组体表达菌MB200/pCM80serA和MB200/pCM80serA△77。通过分析发现野生型基因重组表达菌的PGDH酶活受L-丝氨酸浓度影响较大,当反应体系中的L-丝氨酸浓度为40μmol/L时,酶活减少了约1/3;缺失了ACT功能域的基因表达菌的PGDH酶活基本不变,不受L-丝氨酸浓度的影响。进一步在静息细胞反应条件下,对重组菌和野生菌株MB200进行发酵产L-丝氨酸的研究,实验发现MB200/pCM80serA产L-丝氨酸的量为13.6mg/mL,MB200/pCM80serA△77产L-丝氨酸的量为16.8 mg/mL,而野生型菌株M.sp MB200的产量为6.4 mg/mL,重组菌的L-丝氨酸产量都有所提高,且MB200/pCM80serA△77的产量提高更多。结果证实了甲基营养菌MB200中serA基因与产L-丝氨酸具有反馈抑制关系,为进一步解除反馈抑制并发酵产L-丝氨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2.
[目的]筛选适合番茄嫁接的砧木。[方法]比较3个砧木品种嫁接番茄苗及自根苗在抗病性、亲和性、长势、产量、主要果实性状等方面的优势。[结果]番茄嫁接苗较自根苗在抗青枯病能力及产量上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自根苗青枯病平均发病率为91.33%,嫁接苗青枯病平均发病率0~0.67%,嫁接苗产量较自根苗产量极显著增加403.06%~673.39%。头王台木与接穗嫁接亲和性及共生亲和性较好,其嫁接苗嫁接成活率较高,抗青枯病能力强,坐果率、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等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一步示范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嫁接番茄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3.
以青梅为原料,以含糖量、低聚果糖含量为考查指标,研究超声波技术对青梅果脯渗糖及低聚果糖渗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青梅果脯超声波渗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作用有利于提高青梅糖渍速度及低聚果糖的渗透。青梅果脯超声波渗糖的最佳工艺为功率1 800 W,间隔360 min,每次超声40 min,持续15次,水温30 ℃。  相似文献   
324.
杂交早稻生产在我省尤其在浙中南地区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其产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全年粮食总量。“三高一稳”栽培法是杂交早稻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设立麦茬杂交早稻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方法试验,探明氮肥用量对杂交早稻产量形成与其苗、蘖、粒的相关性,及不同施氮方法对杂交早稻库源流协调的影响;明确了最佳用氮量与最佳施氮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杂交早稻的“三高一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25.
非洲猪瘟(ASF)的致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自然宿主包括猪和软蜱,人和其他动物不会感染该病毒,但可能携带病原体散播疾病。确诊感染ASFV的阳性病例必须按照国家关于一、二类重大动物传染病的相关规定予以劣汰、无害化处置及"四不一处理(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贩运)",兽医和养殖户私自对ASFV阳性感染病猪进行医治、销售、贩运等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本文笔者浅谈非洲猪瘟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26.
以坐果率较高的枣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萘乙酸、S-诱抗素、木醋液等4种化学疏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00、1 000 mg/L乙烯利和喷施677 mg/L S-诱抗素处理对枣油桃果实疏除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单果重,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喷施乙烯利、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喷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诱抗素进行疏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