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南部养殖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自然暴发的急性传染病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桃拉综合征病毒。对231bp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并与Genbank桃拉综合征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超过97.O%。临床观察也表明,虾体表发红、有的虾体表散布有一些灰白色病灶,附肢及尾扇发红,还有一些病虾体表散布大量黑色不规则病灶,为桃拉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病虾体表、附肢、鳃等组织的表皮上皮有许多坏死病灶,结缔组织细胞与相邻横纹肌纤维基底部也有病变。病变细胞嗜酸性颗粒增多,细胞核固缩或破裂。部分病虾肝胰腺出现脂肪化和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32.
牛蛙红腿病是养殖牛蛙最常见的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腿发红、皮肤溃疡、坏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往学者多认为其致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而单独由豚鼠气单胞菌引发的红腿病很少报道。2000年厦门口岸从台湾购入了大量牛蛙,在对其中数批患红腿病的牛蛙进行检疫时,检出主要致病菌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现将检疫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牛蛙取自从台湾购入供食用的牛蛙。1.2 实验方法和试剂1.2.1 剖检病变和细菌分离培养:剖检发病牛蛙,观察临床病变;在无菌条件下取牛蛙肝脏组织接种普通肉汤,置3…  相似文献   
33.
进入21世纪,有关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对目前我国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滞后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今年以来,我国出口的许多动植物产品和动植物源性食品因为农残或兽药残留超标而被退货甚至销毁,福建省一些外贸企业出口的动物产品也因此受阻;国内因为动物源性食品卫生不合格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4.
在人工感染鸣沙氏住白虫条件下,裂殖子在感染后第5天侵入内脏组织血细胞形成早期配子体。约两周后配子体发育成熟并在约第20天虫体密度达峰值.第60天开始虫体迅速衰减,到第90天虫体在外周血液中消失。通过计数说明了外周血液中配子体数量的消长变化。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福建省鸡住白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原有两种:沙氏住白虫和卡氏住白虫。沙氏住白虫在全省广泛分布,平均感洒率达34.0%,卡氏住白虫只在少数地区流行。后宽绳蚋是福建省鸡沙氏住白虫病的自然传播煤介。  相似文献   
36.
九孔鲍球状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报告1999年-2001年间,福建省东山,漳浦人工养殖九孔鲍暴发急性,毁灭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该病原被分离鉴定为约100nm的球状DNA病毒,无血凝性;本文建立了病毒琼脂扩散诊断法;在5个试验场开展隔离消毒,消灭病原,砂滤水养殖,药浴和应用药物饲料等防治方法,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7.
本文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福建省4个中华鳖养殖场的病毒性传染病进行观察,发现在病鳖肝细胞中的中华鳖病毒(TSV)是导致幼鳖大批死亡的主要致病原,还讨论了该病毒的超微结构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38.
一起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鳖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中华鳖因球形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发病死亡的诊治结果。该病毒散在分布于宿主肝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受感染细胞被破坏明显。嗜水气单胞菌则可能是继发感染。根据药敏试验对发病鳖群采取改良环境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台湾牛蛙感染霍乱弧菌的检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从台湾进境的食用牛蛙中多次检出霍乱弧菌,其中O1群霍乱弧菌6批次,非O1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2批次,经、血清学和噬菌体试验确定这些O1群霍乱弧菌均为稻叶型非流行株,动物实验表明这些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