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香蕉弄蝶Erionota torus Evans,属鳞翅目,弄蝶科,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香蕉种植区,以幼虫食叶为害香蕉,发生严重时可吃光大部分叶片,严重影响蕉株生长及结果,是香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关于该虫生物学、种群动态等有一些报道。寄生该虫的寄生蜂种类多、控制作用强。陆永跃等调查结果表明,香蕉园该虫卵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32.
陆永跃  冼继东  李云昌  杨万清  张小燕  李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83-84,封3,封2
燧缘音狡长蠹(Phonapate fimbriata Lesne)是一种新发现的荔枝害虫。该虫主要以成虫钻蛀荔枝枝干,造成枯枝、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调查发现该虫已在我国广西钦州荔枝园发生危害,介绍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危害、防治技术等,提供了雌雄成虫详细的形态特征图,为该虫的鉴定、监测和防治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
在比较4种方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 Oliver幼虫的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应用生命表方法系统评价了用喷淋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注射法、缓释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防治效果好。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评价斯氏线虫喷淋法处理成长蕉株对香蕉假茎象甲的田间控制作用。所试验的组合中大部分可以将香蕉假茎象甲种群趋势指数降到1以下,同样使用浓度下,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随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即控制作用增大;在同样使用次数下,干抗作用控制指数随使用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34.
机油乳剂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室内生物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机油乳剂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机油乳剂对不同龄期交脉蚜均有较强的致死作用 ,LC50随龄期增大而减小 ;在田间用2mg/ml的机油乳剂喷施,24、48h香蕉交脉蚜的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机油乳剂对交脉蚜各龄期混合种群忌避作用明显 ,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杨桃园桔小实蝇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控制桔小实蝇的危害,通过田间调查桔小实蝇数量动态和杨桃产量损失,研究了杨桃上桔小实蝇的防治指标。结果表明,杨桃产量损失率与桔小实蝇虫口密度、杨桃被害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建立了第一收获期至第四收获期桔小实蝇虫口密度、杨桃被害率与杨桃产量损失率回归方程。根据防治指标求解模型,将各回归方程系数和求解防治指标参数代入,得到一年四个收获期里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桔小实蝇的防治指标。当以桔小实蝇虫口密度作为防治指标时,各收获期的防治指标分别为5.6、14.0、19.3和8.8头/瓶;经济允许密度为10.1、19.5、21.7和10.4头/瓶。当以杨桃被害率作为防治指标时,各收获期的防治指标分别为5.3%、8.9%、6.8%和7.5%;经济允许损失率为15.1%、15.3%、12.0%和9.8%。  相似文献   
36.
红火蚁疫情灭除技术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红火蚁检疫、监测、防治技术及疫区管理等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在深圳大工业区开展红火蚁疫情防除技术示范。1年中经2次全面防治、重点补治,示范区有效蚁巢减退94%以上,工蚁数量减少97%以上,为红火蚁疫情灭除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7.
龙牙蕉和香芽蕉叶片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永跃  梁碧玲 《果树学报》2006,23(5):711-714
应用GC—MS分析了龙牙蕉和香芽蕉叶片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2者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但各类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龙牙蕉叶挥发油主要化学物质为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叶绿醇同质异构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香叶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兰酮、戊二酸二丁酯等23种,其中酮类占50.648%,酯类占29.457%,酚类(主要是苯酚类)占11.475%,烷酸类(主要是棕榈酸)占4.775%,醛类占3.703%。香芽蕉叶挥发油主要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棕榈酸、丁二酸二异丁酯、戊二酸二丁酯、番红花醛、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23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酯类占41.011%,酮类占24.587%,醛类占10.3%,烷烃类占9.312%,烷酸类(主要是棕榈酸)占8.577%,醇类(主要是叶绿醇)占4.124%。龙牙蕉叶挥发性物质以酮类为主,其次为酯类和酚类;而香芽蕉以酯类含量最高,其次为酮类和醛类。  相似文献   
38.
陆永跃  胡华俊  黄诚 《棉花学报》2000,12(3):140-143
对安徽淮北棉田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棉田聚集程度基本上是随发生代次而逐渐增强的,发现不同代次虫口密度相近时理论抽样数明显不同,提出了淮北各代估值调查中的理论抽样数,并对几种空间格局模型拟合棉铃虫的空间分布情况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9.
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在香蕉园呈较强的聚集分布,平均拥挤度、个体群平均大小随成虫密度增大而增大,个体群所占空间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成虫聚集分布主要是由于蕉园环境的异质性引起的。建立了成虫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提出了为防治决策服务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40.
华南地区桔小实蝇对几种农药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4省(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种群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结果表明,除了部分地区的种群已达到低水平的抗性外,如福州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达到5.01倍,澄海、闽南桔小实蝇种群对敌百虫抗性达到4.56和4.07倍,大部分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对上述3种杀虫剂抗药性尚处于敏感阶段.2003~2004年监测了广州郊区桔小实蝇成虫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乐斯本、印楝素的抗药性变化,结果显示除敌百虫外,桔小实蝇对其他4种药剂抗药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