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55篇
  73篇
综合类   1125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83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动物的尾巴具有改变方向、控制升降、调整速度、支撑身体、防御、攻击、保温、示警、逃生和捕食等作用。鸟类的尾巴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身体的关键作用,但在进化过程中尾部却出现了缩短和融合现象,如中国的瓢鸡及智利的Araucana鸡。作者简述了近年来关于鸡无尾性状的解剖学研究成果,发现无尾鸡在胚胎发育HH19期(Hamburger和Humilton标准分期)就已经出现无尾现象,而在结构上无尾鸡缺乏尾脂腺、尾羽、镰羽、尾椎骨和尾综骨。同时作者分析了导致尾部体节停止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包括周期性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影响尾部延伸过程、后端化因子梯度诱导尾部形成、Hox基因影响体节特化过程及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的无尾现象等,从而提出了可能导致家禽无尾性状的胚胎发育时期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包括Irx1和Irx2基因、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gf信号通路、RA信号通路等。研究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不仅可深入了解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尾部发育机制,更有利于揭示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尾部缩短及融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52.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哈密瓜品种为宝丰蜜,棉花品种为新陆中45号,花生品种为豫花22号,洋葱(皮芽子)品种为博峰雪603,胡萝卜品种为新特级三红七寸。1.2试验地点试验在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六村一家农户地里进行,土壤为沙壤土,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哈密瓜。1.3试验设计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各1亩,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处理Ⅰ为哈密瓜单种(对照),处理Ⅱ为哈密瓜套种棉花,处理Ⅲ哈密瓜套种花生,处理Ⅳ为哈密瓜套种洋葱、处理Ⅴ为哈密瓜套种胡萝卜。  相似文献   
53.
正杏口感好,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_(10)、维生素B_(20)、维生素C、尼克酸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润肺平喘、生津止渴的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含量之高仅次于芒果。维生素A的修复上皮细胞及防癌作用已为大家所共识,多吃杏子是长寿的秘诀。科学研究发  相似文献   
54.
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鸡生产的重要疾病,在秋冬季应尤为注意加强防范,减少该类疾病带来的危害,提升养鸡经济效益。本文从不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点做一阐述,意在提升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水平,促进养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性别对查吾拉地区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取8岁健康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对不同组别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比较肉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牦牛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率、骨肉比均高于公牦牛,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母牦牛肉中维生素A、E、B12、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钙、硒、脂肪酸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研究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具备作为优质牦牛肉源生产的潜力。相比较,母牦牛肉优于公牦牛。  相似文献   
56.
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达到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集中育肥和集中出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母羊实现一年两产或者两年三产的高效繁殖目标。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例,探讨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意义,研究气象服务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气象预报信息精准率需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内容单一及发布渠道不畅,农业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等,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
猪蓝耳病系由蓝耳病毒感染所引发,呈世界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母猪和仔猪感染后症状表现最为严重。母猪感染后可出现繁殖障碍,仔猪以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症。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养猪场必须通过加强管理,并对猪群开展疫苗免疫才能完全控制流行。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在2011年4、7、9和11月中旬对该交错带胡杨林、防护林、荒草原、灌木林、荒漠、菜瓜地及耕地等7种典型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跳虫2487只,隶属于4目10科17属。其中球角跳属Hypogastrura、伪亚跳属Pseudeachorutes、棘跳属Onychiurus、等节跳属Isotoma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4.58%。长跳属、驼跳属、原等跳属等10个属为常见类群,占总数的33.26%。小圆跳属、短角跳属、疣跳属为稀有类群,占总数的2.16%。绿洲-荒漠交错带不同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组成、个体数以及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个体数依次为胡杨林>防护林>灌木林>耕地>荒草原>菜瓜地>荒漠。不同季节土壤跳虫个体数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研究表明不同生境土壤湿度、植被类型及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该交错带跳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文中采用逐步扩大面积方法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面生地衣最小取样面积为2500cm~2时,满足精度65%~85%的研究要求;当最小取样面积分别达到3025cm~2、3600cm~2和4225cm~2时满足精度为90%的研究要求。同时我们用Srensen和Kulcinsky平均相似度指数分别对岩面生地衣群落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面生地衣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分别为900cm~2~3025cm~2和1600cm~2~3025cm~2。通过本研究还发现,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面积主要受到岩石类型、岩石大小、岩石的腐蚀程度、海拔和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演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