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3篇
  28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铁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铁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以及影响动物铁元素吸收的因素,概述饲料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氨基酸螯合铁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保护野生动物。为深入研究林麝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基于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林麝肺成纤维细胞FMD-C1线粒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特征注释、结构预测、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显示,FMD-C1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351 bp,共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 coding gene, PCG),22个tRNA,2个rRNA和两段非编码区,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登录号为MW879208。与NCBI上林麝的其余序列比对,FMD-C1的4个PCGs中检测出5个单氨基酸突变和3个插入氨基酸;D-loop区检测出19个差异碱基和2个碱基缺失。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与林麝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麝。研究结果可为林麝的选育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林麝肺部疾病线粒体水平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基于声振信号对称极坐标图像的苹果霉心病早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康  查志华  李贺  吴杰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8):290-298
为实现苹果早期霉心病较高精度的检测,该研究采用对称极坐标法(Symmetrized Dot Pattern,SDP)将苹果声振信号变换为雪花图,然后采用AlexNet、VGG16和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以迁移学习方式深度挖掘SDP雪花图像的特征信息,将其输入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霉心程度≤7%的苹果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当时间间隔系数为25和角度放大因子为50°时,健康果与早期霉心果声振信号的SDP图形状特征差异最大,在此条件下获取的SDP图经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VGG16和ResNet50提取特征并构建了不同核函数的SVM霉心果检测模型,在各类SVM模型中,ResNet50-SVM-gaus(高斯基)模型用相对较少的训练时间和参数量可取得训练集霉心果较高分类准确率,经超参数优化训练该模型对健康果和早期霉心果测试集不平衡样本(10∶1)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6.97%,平均查准率、平均查全率、平均加权调和均值、Kappa系数和马修斯相关系数值分别为80.19%、90.36%、86.21%,82.54%和82.68%,该模型不仅对多数类的健康果保持较高分类准确率,而且对少数类的早期霉心果也具有较高判别能力。这些研究结果为声振法应用于果蔬内部病害的早期在线检测系统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
通过选用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原虫净、三氮脒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48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药物都能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原虫净在红细胞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方面要优于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和三氮脒。  相似文献   
75.
海藻糖是昆虫的血糖,为昆虫提供能量;海藻糖酶催化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是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原料。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s,PMs)是昆虫消化道特有结构,对昆虫消化食物、保护肠道表皮细胞具有重要作用;几丁质是PMs的重要组分。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和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是几丁质合成途径的第1个和最后1个酶。本研究通过饲喂亚洲玉米螟(Orstrinia furnacalis,Asian corn borer,ACB)膜结合海藻糖酶(OfMT)基因特异的干扰dsRNA,研究RNAi对ACB幼虫中肠CHSBOfCHSB)基因表达及幼虫发育的影响。发现处理48 h后,OfMT基因和OfCHSB基因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2%和53%,幼虫发育迟缓。通过对处理及对照ACB幼虫中肠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thanol,HE染色)和几丁质标记,发现血腔内脂肪体组织减小、中肠围食膜组织中几丁质含量减少。推测OfMT基因有可能成为ACB的生物防治的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76.
断奶应激引起的肠道形态及结构的破坏,导致仔猪出现腹泻、生长停滞等现象,严重危害着仔猪健康。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一种多肽类胃肠激素,在促进肠道生长及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分别综述了胰高血糖素样肽-2的合成代谢、对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及长效化应用,并对其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实验猴间日疟原虫感染的基本情况,为猕猴属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间日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某灵长类研究中心的3种实验猴(恒河猴、豚尾猴、食蟹猴)的血清样品进行间日疟原虫抗原检测。结果,3种实验猴的间日疟原虫血清阳性率平均为1. 62%,其中,豚尾猴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5. 62%,其次恒河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 94%,食蟹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3种实验猴的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 004 <0. 05);从性别分析,公猴(2. 89%)和母猴(0. 94%)的血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 101> 0. 05);从年龄分析,青年猴(≤4岁)血清阳性率为3. 07%,成年猴(> 4岁)血清阳性率为0%,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07 <0. 0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品种因素是引起实验猴感染间日疟原虫的主要风险因子(P=0. 004 <0. 05)。结果表明,该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实验猴存在间日疟原虫感染,带虫猴会成为潜在的内部感染源。饲养人员需要加强对实验猴的饲养管理及间日疟原虫的防治工作,提高实验猴质量。  相似文献   
78.
吴杰 《中国猪业》2008,3(7):20-23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日渐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依据作者对四川省安岳县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调查;介绍了当前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远营现状;从外部环境和合作社自身两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9.
蜜蜂作为传粉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作物、水果和野生植物的授粉活动,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它们不仅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更是在维系生物多样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帮助宿主合成宿主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促进宿主组织器官和免疫系统的发育,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与宿主健康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第二器官,肠道微生物也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蜜蜂肠道微生物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当前进入到探索肠道微生物与蜜蜂宿主健康的机制或因果关系的道路之上。  相似文献   
80.
一、推迟毒物进一步吸收 防止毒物吸收是中毒治疗的主要步骤。因体表接触毒物或腐蚀性物质中毒的,应先洗刷受害部位。如果是吞入毒物;要作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