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对干扰素(IFN)mRNA转录时相的影响,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用非致细胞病变(noncytopathic,NCP)和致细胞病变(cytopathic,CP)型BVDV感染临床健康BVDV检测阴性的荷斯坦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后IFN-α、β、γ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P型和NCP型BVDV感染PBMC后,Ⅰ型IFN(IFN-α、β)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上调,且差异极显著(P〈0.01);只有IFN-α在CP型BVDV感染后4,12h(P〈0.5)出现转录下调。IFN-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上调,且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2种生物型BVDV感染可引起PBMC中IFN mRNA转录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牛场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犊牛死亡的细菌性病原,并对分离病原进行系统进化分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采用细菌常规分离结合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系统分群、药敏表型及耐药基因的分析。从患病犊牛肺脏、肝脏及淋巴结组织分离鉴定出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6株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拉定、链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替考拉宁、克林霉素、美罗培南、四环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C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携带率分别为66.67%、83.3%、66.7%、100%、100%和100%。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某牛场发生呼吸道感染死亡犊牛细菌性病原是大肠杆菌,且表现较强的多重耐药现象,分离株携带更为丰富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在人类饲养的伴侣宠物、猪、牛、羊、家禽以及林麝等动物体内均已分离到一种能够引发肠外组织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ExPEC所具有的毒力特征使其能够在消化道以外的组织脏器中定殖增殖,在临床上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严重感染甚至导致死亡。由于ExPEC导致的疾病存在治疗困难且易复发的特点,给医疗事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ExPEC较强的致病性与其携带的众多毒力因子密不可分。论文就已发现的ExPEC主要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进行分类阐述,并介绍了不同毒力因子在ExPEC感染宿主过程中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64.
<正>近两年,石河子地区某牛场连续出现1月龄犊牛发病死亡,最近一批犊牛发病率为56%,致死率为50%。其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腹泻下痢。病理变化:小肠粘膜大量出血,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通过对病死牛采集的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5.
将新疆分离的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野毒株SHN-98和标准毒株Oregon C-24分别接种无BVDV感染的羔羊和怀孕100天左右的母羊,建立BVDV在绵羊垂直感染的动物模型,应用病毒抗原定位检测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探求BVDV在实验性感染绵羊经胎盘感染胚胎、羔羊过程中,病毒在感染组织、靶器官、靶细胞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BVDV通过母羊的胎盘感染胚胎。BVDV在感染妊娠母羊体内主要分布于心肌、肝、肺、脾、淋巴结、胃肠粘膜、脑神经、子宫粘膜、胎盘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胃肠粘膜、脾、淋巴结、脑神经、子宫粘膜、胎盘等器官组织中分布量较多;BVDV在垂直感染胚胎体内主要分布于胸腺、淋巴结、脑、肝、肾、心肌、脾、肺、胃肠粘膜、脐带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胸腺、胃肠粘膜、脑神经等器官组织中分布量较多;BVDV在垂直感染羔羊体内主要分布于心、肾、胃肠粘膜、脾、胸腺、淋巴结、大脑、小脑、海马、视丘、视神经、眼球脉络膜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胃肠粘膜、大小脑、用、视神经、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分布较多,在组织分布中,BVDV对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有较强的亲嗜性,SHN-98和OregonC-24在垂直传播中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筛选建立了8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通过对其染色体的分析、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病毒中和活性等指标的检测,表明8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接近两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其中6株为IgG1,2株为IgG2a,且以BVDV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67.
用ELISA测定了8株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ELISA相加试验证实,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大多数比较接近,其中5A5与5C2,5A9与5F11,以及5D7、5C9、2G3、4E6四株所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的原因与防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BVDV感染能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流产、胎儿畸形、呼吸困难、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机能障碍,并且是二次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诱因.某些BVDV毒株能引起急性致死性疾病,死亡率17~32%.BVDV还能通过孕畜子宫建立持续感染,胎儿出生后一经存活下来即成为持续感染动物,这些持续感染动物终生带毒,持续排毒,成为牛群中的重要传染源.持续感染动物当再次感染抗原性密切相关的BVDV毒株时,就会引起致死性的粘膜病.……  相似文献   
69.
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对京白鼠进行免疫试验。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采用明矾佐剂、腹腔注射(IP)、30天免疫间隔的试验组血清抗体效价高于用弗氏佐剂、皮内注射(EP)的试验组和用明矾佐剂、腹腔注射(IP)、15天免疫间隔试验组,也比用明矾佐剂、皮内注射(EP)、30天间隔免疫组高。  相似文献   
70.
新疆石河子地区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引起犬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的病毒[1].欧洲首先在1976年和1977年,在美国1978年都鉴定出存在CPV阳性血清.至1979年病例已蔓及世界各地[2-3].1982年10月,我国报道在暴发传染性出血性腹泻的病犬粪便提取物中,发现细小病毒颗粒,其大小和形态结构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特征,从而首次证实该病在我国的存在[4-5].随后,在我国各地陆续有本病发生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城市宠物热的兴起, 该病广泛的传播蔓延.据石河子市兽医防疫站初步统计,在犬的各种传染病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发病率、死亡率均为最高,为当前犬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实验室从病死犬的内脏中分离到1株犬细小病毒,初步命名为CPV-SHZ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